&ep;&ep;这起码100文的钱,小石头咋挣来的?

&ep;&ep;全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点,此刻脑海里都浮现猜想。

&ep;&ep;唯有干农活时间最久,最卖力的顾大根毫不知情,他呆若木鸡:“小石头挣的?”

&ep;&ep;农闲时,他辛辛苦苦去给人扛大包,给人搬粮食,给人盖房子,下了足足的力气,累得一身汗和泥,一天最多也就30文。

&ep;&ep;若是主家没那么大气,给20文他也是要做的,毕竟活难得,想做的人多。

&ep;&ep;他怎么也不敢想,天天在家里玩的小娃娃,不声不响就挣了一百文?

&ep;&ep;顾璋见大家都看向自己,将最后一口冰糖葫芦咽下去,然后笑眯眯地看向顾老爷子:“我用爷做的小背篓背回来的。”

&ep;&ep;顾大根:爹知道!

&ep;&ep;顾璋又道:“娘看着我洗的。”

&ep;&ep;顾大根:媳妇也知道!

&ep;&ep;顾璋最后看向奶奶王氏,乖巧道:“奶帮我切的,我没动刀。”

&ep;&ep;顾大根:娘知道!

&ep;&ep;所以全家都知道!就他一个人不知道!!

&ep;&ep;面对顾大根震惊又控诉的目光,全家一脸茫然:我知道吗?

&ep;&ep;我还参与了吗?

&ep;&ep;王氏第一个回过神来,是的,没错,她帮忙切的!

&ep;&ep;老婆子心里有些感动,果然谁带的孩子跟谁亲,这个家她带小石头最多,还省下钱来给买糖吃,小石头果然和她最亲!

&ep;&ep;“我知道!”王氏挺起胸膛得意道:“小石头说那个草好闻,要切了晒干放起来慢慢用。”

&ep;&ep;顾璋点头:“没错,我那日上山找甜草,觉得这个好闻就挖了点,回来洗了洗。”

&ep;&ep;秋娘和王氏脑海里同时浮现出“玩草”的画面。

&ep;&ep;“然后我又把不喜欢摘掉了,觉得太大块,想切发现好硬,又洒水让它变软,软透了才找奶帮我切的。”顾璋将炮制的过程,说的天真烂漫,仿佛就是小孩玩耍。

&ep;&ep;王氏点头附和:“确实,我切的时候最里面都润润的,好切。”

&ep;&ep;两个人就这么一唱一和,将全部过程说完了。

&ep;&ep;全家人都忽略了,或者说根本不知道顾璋省略了炮制的各种细节。

&ep;&ep;只觉得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好像真的是玩出来的一样!

&ep;&ep;不等他们深想,顾璋露出一副不满意的小表情,叹息道:“哎,就是背篓有点小,只换了126文钱。”

&ep;&ep;126文!!!

&ep;&ep;具体的钱财,直接强硬的带走了所有的思考和理智。

&ep;&ep;“就这个小背篓的草药,就换来126文?”顾老爷子声音都激动得粗哑了。

&ep;&ep;小!太小了!这背篓确实太小了!

&ep;&ep;此刻的顾老爷子,恨不得那个小背篓,有家里的水缸那么大!

&ep;&ep;顾璋将糖葫芦的签子扔掉,还舔了舔唇角的冰糖:“医馆说还收,山里还有不少,我们可以挖来做。”

&ep;&ep;这个消息,无异于上天落了个金元宝,直接砸在人的头上,把顾家人都砸得晕乎乎的。

&ep;&ep;趁着家里人欢喜,正用几个人的手指头,算到底能挣多少钱的时候,顾璋抱起粮食溜进了灶房。

&ep;&ep;顾璋抱着细粮和肉,打算大展身手。

&ep;&ep;“今日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ep;&ep;他要趁着家里人没反应过来,先把细粮给做了。

&ep;&ep;要不然肯定都留给他吃。

&ep;&ep;四斤细粮、两斤是小麦粉、两斤是大米,品质都不是最好的,但是肯定比粗粮好吃许多。

&ep;&ep;两斤米,一般可以煮出四斤饭。

&ep;&ep;顾璋想了想,直接将两斤都给煮了,干农活的人吃得完。

&ep;&ep;虽然没用过这个灶,但小顾璋帮家人烧过柴火,无非是加点水,顾璋很快就根据记忆,把饭煮上了。

&ep;&ep;他看着小麦粉,又开始和面,烙饼吃!

&ep;&ep;加一点肉馅,记忆中食谱里,那种外面烙得金黄酥脆、里面看着就喧软,中间还有肉馅的饼!

&ep;&ep;他想想就觉得馋,立马舀了一碗面粉,又弄了一点水。

&ep;&ep;就算今天吃不完,明天还可以当朝食吃。

&ep;&ep;顾璋动手能力极强,能在末世活下来的人,没有谁动手能力是不强的。

&ep;&ep;即使他现在只是个小人儿,但是踩着小板凳,小手干活那叫一个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