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这可要怎么办才好?

&ep;&ep;她怎么也想不通,她和大根都不是大手大脚的人,怎么小石头花钱这般豪爽?

&ep;&ep;若是手里不攒点银钱,念书、娶媳妇、生娃、盖房、灾荒年……这些哪样不要钱?

&ep;&ep;秋娘细细给儿子讲这些。

&ep;&ep;顾大根趁机偷偷揉了揉腰侧的肉,可真疼!

&ep;&ep;秋娘蹲下来问:“小石头听明白了吗?”

&ep;&ep;顾璋点头:“明白,可咱们不是还有五贯钱吗?没花完的,娘放心。”

&ep;&ep;秋娘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ep;&ep;尤其是看顾璋一副“没什么”的表情,心中暗暗决定,以后若是要给小石头说亲事,一定要选个能攥得住钱的!

&ep;&ep;要不然日子还不知道会过成啥样呢!

&ep;&ep;不过经过顾璋这一提醒,顾大根和秋娘想起来还有足足五贯钱,这下子,好像也没那么心疼了。

&ep;&ep;“走,回村!”顾大根欢喜地将儿子抱起来,大步流星地朝着永河村的方向走去,只要想到那五贯钱,便觉得有使不完的力气。

&ep;&ep;顾璋看着背篓里的吃食,也笑了一路,觉得这个世界真是太好了。

&ep;&ep;秋娘看着他爷俩,脸上也不自觉带上笑容。

&ep;&ep;村长说得对,她家小石头福气在后头。

&ep;&ep;走到半路,他们就遇到了别村路过的驴车,一人交了2文钱,上了驴车。

&ep;&ep;6文钱的大开销,若是往日,肯定舍不得,但今日显然不同,甚至可以悠哉地坐车回村。

&ep;&ep;顾老爷子和王氏,早早就等着。

&ep;&ep;看到他们回来,连忙着急地凑上来,顾老爷子率先问道:“怎么样?医馆收吗?”

&ep;&ep;王氏则细心些,看到空了一个背篓,问道:“怎么还有一个鼓鼓的,没全卖出去?”

&ep;&ep;顾璋道:“都卖出去了。”

&ep;&ep;顾老爷子和王氏闻言,脸上顿时挂满高兴的笑容。

&ep;&ep;顾璋牵着爷奶的手,带他们往屋里走,坐在长桌前。

&ep;&ep;顾大根把背篓往桌上一放。

&ep;&ep;顾璋便积极地往外搬东西,先是最上面的肉包、芝麻锅盔、糖这些零嘴。

&ep;&ep;王氏看到这些,便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好、好,好。”

&ep;&ep;她平日里就爱给孙儿买零嘴,这会儿看到这些吃食,就欢喜不已,觉得这么些好东西,肯定能把孙子喂得白白胖胖的。

&ep;&ep;当初儿子不就是这么被喂出来的吗?

&ep;&ep;老两口对此都深信不疑。

&ep;&ep;顾璋拿这些小东西的时候,顾大根将布、粮食也都搬出来。

&ep;&ep;看到满满一桌东西,老两口既高兴又急切:“那些柴胡卖了多少银钱?”

&ep;&ep;两双眼睛期盼地看向秋娘,平日里浑浊的眼珠此刻看起来像是在发光。

&ep;&ep;秋娘将怀里的五两银子拿出来,放到长桌上。

&ep;&ep;“这么多!”

&ep;&ep;“那些草根竟然能卖五贯钱?!”

&ep;&ep;老两口呼吸都急促起来,看那架势,如果不是确实没了,他们恨不得去把山都薅秃。

&ep;&ep;顾璋坐在长条的板凳上,小腿在空中晃了晃。

&ep;&ep;这哪里够?

&ep;&ep;三十斤细粮,最多吃一个月就没了。

&ep;&ep;这些布料,他的只够做一套衣服,夏天穿肯定舒服,但连换洗的都没有,更别说其它的还是棉麻布了。

&ep;&ep;秋娘将钱收了起来,大家的目光便集中在布上。

&ep;&ep;王氏省了一辈子,看着这么多布,心疼问道:“这些布花了不少钱吧?”

&ep;&ep;顾璋道:“爷奶和爹娘的不贵,我的确实花了不少钱。”

&ep;&ep;王氏笑道:“你小胳膊小腿的,做一身衣服能用多少布?净胡扯。”

&ep;&ep;顾璋踮起脚,把他的那块布拿出来:“奶你看,这是绢,摸着可舒服了。我本来想都买这种的,不过娘不让。”

&ep;&ep;准确地说,如果都买绢的话,他手里的钱就不够了,还要找娘拿,秋娘哪里肯?

&ep;&ep;顾璋选的这种颜色好、质量也好的棉麻布,一匹才180文,一套衣服用不了一匹布,况且家里只有顾大根身量大,用得稍微多些。

&ep;&ep;顾老爷子、两个女人都身量小,总共两匹多几尺就足够了。

&ep;&ep;而绢就贵了,顾璋小小一人的价钱,就抵得过三个人的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