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顾璋就坐在他旁边,小腿在空中自在的来回晃,眼瞧着他爹娘之间无形的默契。

&ep;&ep;燕先梅不着急回答,反而饶有兴致的瞧着顾璋:“你叫小石头?听说这个从河里提水的龙骨车,原本是你做出来的玩具?”

&ep;&ep;顾璋无辜地眨眨眼。

&ep;&ep;谁这么贴心,给他编了个这么好的理由。

&ep;&ep;顿时就让他没那么突出显眼了。

&ep;&ep;他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坐在椅子上,歪着脑袋问道:“不管我最初做它出来想干什么,现在它都是能帮很多人提水浇灌的农具。”

&ep;&ep;燕先梅眼里闪过欣赏,他好久没见这么机灵的小孩了。

&ep;&ep;“不能因为嫌弃它还能当玩具,就想便宜买回家,又能提水又能玩,应该加钱才对。”顾璋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这样娘才会给我更多银钱做花用。”

&ep;&ep;燕先梅闻言,顿时朗朗笑起来:“哈哈哈,说得有理!”

&ep;&ep;还是个孩子,惦记着手里几文钱的花用,估计想着买零嘴吃吧?

&ep;&ep;燕先梅也不拐弯抹角,从袖口里掏出一张银票:“这是通汇钱庄一百两的银票。”

&ep;&ep;秋娘呼吸都略微急促。

&ep;&ep;顾大根差点把手里的杯子捏破。

&ep;&ep;正要一口答应下来。

&ep;&ep;顾璋插了一句:“若卖给你,我们自己还能造、还能用吗?”

&ep;&ep;燕先梅点头:“当然可以,我买下这个图纸,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用得上,宣朝地大物博,你们怕是不知道,有多少地方的百姓,饱受汲水之苦。”

&ep;&ep;原来不是倒买倒卖挣钱的商人。

&ep;&ep;顾璋原本想谈谈价的心思也歇了。

&ep;&ep;任由秋娘和顾大根欢天喜地的应下了一百两的价格。

&ep;&ep;顾璋还特地打开兑换界面看了看,里面有不少农具,他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这些,但是永河村是没有的。

&ep;&ep;源源不断拿出来不现实,以后缺钱了倒是有个来快钱的法子。

&ep;&ep;从顾家离开后。

&ep;&ep;燕先梅看着图纸,眼中满是复杂,感慨万千:“当年要是有这个,景门郡的百姓也不至于受三年饥荒之苦。”

&ep;&ep;“您已经做了很多了,如果不是您开仓放粮,又四处奔走,当年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国字脸随从认真道。

&ep;&ep;燕先梅摇摇头,将图纸递给他:“等我修书一封,姜武你便把图纸送往京城。”

&ep;&ep;姜武接过图纸问道:“需要找个靠谱的木匠打一个吗?”

&ep;&ep;燕先梅抚了抚白胡须,脑海中浮现顾璋的亮晶晶的双眸,笑道:“做个小的玩具模型,一同献上。”

&ep;&ep;***

&ep;&ep;因为龙骨车的缘故,顾家在村里的地位和风评,变得有些不一样。

&ep;&ep;顾璋背着书袋,从村学堂往家里走,半路被塞了一个果子。

&ep;&ep;“来,小石头,吃个刺梨,婶子刚刚从山里摘的。”

&ep;&ep;顾璋笑着双手抱住:“谢谢李婶。”

&ep;&ep;刺梨是酸甜口的,是这个季节难得的美味。

&ep;&ep;这些日子,小萝卜头们玩游戏都少了,想尽心思漫山遍野找这玩意吃。

&ep;&ep;“李婶,我听说二驴哥去年找了个帮忙搬树的活,还给你买了件衣裳,就是您身上穿的这件吧?”

&ep;&ep;婶子顿时笑开了花:“那可不,我家二驴能干又孝顺,我跟你说……”

&ep;&ep;有些人讲起了八卦,就没个停的时候,显然李婶也是这样。

&ep;&ep;顾璋捧着刺梨,小口小口吃着,听着耳边叭叭不停地八卦和消息。

&ep;&ep;顺着走了好长一段路,李婶因为要干活,这才和顾璋分道扬镳。

&ep;&ep;顾璋垂眸沉思。

&ep;&ep;最近他用类似的方法,找村里人打听情况,基本已经肯定了之前的猜测。

&ep;&ep;“小石头,小小年纪皱着眉头想什么呢?”秋娘端着一大盆衣服,大步流星从后面走过来。

&ep;&ep;“没想什么,娘洗衣服怎么这么高兴?”顾璋转移话题。

&ep;&ep;秋娘将盆用手臂固定在腰间,单手捏了捏顾璋脸上的软肉,满足道:“当然是因为高兴了,都夸你聪明,羡慕娘呢。”

&ep;&ep;顾璋没去过洗衣服的河边,听到秋娘这样说,顿时脑补出一群同村的妇人在河边边聊天边洗衣的画面。

&ep;&ep;难怪原来每次洗衣服回来,秋娘都表情严肃,走路带杀气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