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百里水姝眸间闪过艳羡,浅浅地道了一声:“王妃娘娘好福气。”

&ep;&ep;顾言倾不置可否,问百里氏道:“姐姐这一趟过来,可要多住些时日,听闻以往拓跋部和庆州、汾州也多有以物易物的习惯,眼下形势大好,姐姐要不要考虑一些和太原府这边做些小本生意?”

&ep;&ep;拓跋部是游牧民族,物资匮乏,是以每到秋冬都要在庆州一块抢劫,如果拓跋部和庆州、太原府这一块有固定的商业往来,拓跋部富裕一些,西北也安宁一些,这个想法,是顾言倾一早就有的,先前与溪石说了几句,溪石自是赞同的。

&ep;&ep;至于为什么这件事是顾言倾和百里水姝说,而不是沈溪石和拓跋宏说,那就和南萍夫人有关了。

&ep;&ep;南萍夫人在未嫁给拓跋申之前,名声不显,嫁给拓跋申之后,不知怎地,整个人的气质变了很多,拓跋申原不过是庶子,南萍夫人在拓跋部常受到骚`扰,这也是拓跋申会反水的原因之一,顾言倾查了一些南萍夫人的事迹,发现了很明显的异样,出嫁前后的南萍夫人变化很大,拓跋申夺权、攻打汾州、太原府的事件之中皆有南萍夫人的影子。

&ep;&ep;而现在,她又成了拓跋宏的心头好。

&ep;&ep;相比较于一个有着野心勃勃的宠妾的拓跋宏,出自拓跋部落的大家族,端庄睿智的百里水姝显然是一个更好的合作对象。

&ep;&ep;此时百里水姝后知后觉地发现,周王妃娘娘的提携之意,不是用她的位份来以示恩宠,而是实打实地提高她在拓跋部的地位,百里氏并不认为王妃娘娘要和她做的是什么“小本生意”,更有可能,她会掌握拓跋部的商业命脉。

&ep;&ep;百里氏讶然地看着周王妃。

&ep;&ep;顾言倾笑道:“听说姐姐膝下有两字,一个善骑射,一个善书?想来再过几年便是姐姐的左膀右臂了!”

&ep;&ep;短短的时间内,百里氏心中的念头百转千回,周王妃娘娘有意要扶植她成为拓跋部的太阳,百里氏眼眸中有泪花闪现,天知道拓跋宏收了南萍夫人以后,她心里夜夜被蚂蚁在啃噬一般,但是她最大的儿子才十三岁,她不能冲动,不能表达不满,她要保证两个孩子的利益。

&ep;&ep;是以,她甚至能够忍受在来太原府议和的时候,在参加王妃娘娘为她办的这一场花宴的时候,带着那个女人。

&ep;&ep;她原是百里家最骄傲的明珠。

&ep;&ep;百里氏嘴唇微微哆嗦,恭敬地对着周王妃说了声:“谢谢!”不论周王妃出于怎样的考量找上她,她都十分感谢周王妃将她拉出眼下的沼泥地。

&ep;&ep;顾言倾笑笑:“姐姐是一颗东海明珠,不应该被蒙尘,关于生意,既是我和姐姐做,就先从小本生意入手,比如羊毛、手工制品、吃食这些,以后步入了正轨,可以再看看其他的,姐姐看如何?”

&ep;&ep;说到生意,百里氏先前激动的脸上,很快恢复了镇静,大方得体地笑道:“王妃娘娘考虑的很周全,臣妇没有异议。”为了麻痹拓跋宏,先从这些小东西入手是最合适不过的。

&ep;&ep;两人相谈甚欢,这一场花宴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便是顾言倾正式和太原府的官眷认识,顺带拉她们一起加入这场拓跋部和太原府的贸易合作。

&ep;&ep;晚间散席以后,顾言倾先回到了院子里,见溪石还没有回来,让藿儿去前头看看,自己先去浴池里洗漱,过了一会,藿儿在屏风外头回话道:“主子,前头也散了,但是没有看见王爷。”

&ep;&ep;“看见裴寂了吗?”

&ep;&ep;“裴寂在前头负责安排诸位大臣回府的马车,说一刻钟前看见了王爷往后院来的。”

&ep;&ep;顾言倾皱了眉,从浴池里走了上来,穿了寝衣,“王爷晚上是不是喝了酒?”

&ep;&ep;藿儿回道:“是的。”

&ep;&ep;不知怎地,一瞬间,顾言倾的脑海里就蹦出南萍夫人那张脸来,匆匆套了外裳,擦了几下头发,看着不滴水了,便亲自去了院子里找,吩咐荔儿安排府里的人去客房、后园看看。

&ep;&ep;荔儿和藿儿听主子这般吩咐下来,心里都有了不好的感觉,一时都提了心。

&ep;&ep;三人匆匆地往院子外头去,忽地就碰见了往这边来的沈溪石,月光下,他穿着一身墨色绣着蟒纹的直掇,发上的玉簪隐约散着点点光华,微微的酒气朝着顾言倾这边吹过来,沈溪石看见阿倾,软软地唤了一声,“阿倾,你怎么出来了,头发怎么没有擦干?”

&ep;&ep;见到他回来,藿儿和荔儿都松了一口气,忙去给主子拿熏炉和布巾了。

&ep;&ep;沈溪石握着言倾的手,缓缓地往里头走,月色下,他们身后拉出了长长的影子。

&ep;&ep;顾言倾一夜好梦,第二日一早醒来,床侧的人已经没有了踪影,荔儿听了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