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草”是种蔓生植物,依岩石而生,伴灌木而活。遇水成木,遇旱成草,很是神奇。

骆承乡很有经验,知道在哪儿下刀砍伐,用力不多还采得完整。没用多少时间,就见他已经采摘了五六捆。

看看差不多了,骆承乡将编织好的“雪绒草”系在保险绳上,冲夏晓数高声喊道:“往上拉!”

夏晓数正在那儿观山景呢,听到喊声,赶紧双手倒替着将“雪绒草”拉了上来。

新采的“雪绒草”呈现出半温半干的状态,茎枝微微有些发紫,叶子已经枯萎,轻轻一碰就掉到地上了。

过了一会儿,骆承乡感觉差不多了,身背几捆盘好了“雪绒草”从半山腰往上爬,小夏感觉绳子好象有些吃劲儿,赶紧试着拉了拉,挺沉。

“骆大叔,您这是要上来吗?”

“是的,你慢慢往上拉,力气使得均匀些才好。”

“知道啦!”答应一声,小夏拽着绳索慢慢往上拉。

过了一阵子,骆承乡露头了。

小夏帮着骆大叔将身上的绳索解下,学着他的样子将主绳系在了自己的腰间。

“往下顺的时候,尽可能地自然一些,蹬离岩石的时候,不必过于用力,感觉象是在平地上倒着走就可以了。”

“好咧!”

“岩壁上有前人打好的钎桩,上面挂有铁环,你到了合适的位置,可以将绳索做个搭扣,扣在钎桩上,这样会安全一些。”说着话,骆承乡就手给小夏演示了一遍如何操作。

夏晓数接过骆承乡递过来的柴刀,将其系在腰后,背对着山崖慢慢往下走。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小夏感觉自己已经过了骆大叔脚踩的那片灌木丛,瞅准一处钎桩,学着骆大叔将绳索做了个绳扣牢牢地扣在上面。

钎桩是民间铁匠用熟铁锻打制成的,看着非常结实,外侧早已被绳索磨得十分的光亮,显然已经经历了不知多少年的风霜雨雪。

小夏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基本摸清“雪绒草”的生长特点之后,挥刀开始采摘,因为手生,柴刀又重,好几次,差点儿将柴刀掉入山崖下。

小夏手上戴有帆布手套,学着骆大叔的样子将砍下来的“雪绒草”盘好,就手挂在钎桩周围。

小夏到底年轻,身手还是相当灵活的,半个多小时之后,身边已经采好一大堆“雪绒草”了。

小心翼翼地将“雪绒草”捆绑在第二根绳索上,招呼骆承乡往上拉。

乍着胆子四下里张望了一番,夏晓数惊奇地发现,这座山竟然如此雄阔,药材仓库那边的视角太独特了,所以无法看到山体的全貌。

“咦!那边好象有字。”夏晓数发现不远处的岩石巨壁上好象凿刻着几个大字。

果然,三个大字慢慢映入眼帘:秀阡山。

或许是此山名气太小了吧,所以才没有象别处那样,在字体之上喷上红漆。

小夏视力极佳,仔细地遥望了半天,确定那三个大字是“台阁体”的字样。

“看样子,鱼鼓村在历史上应该出过大人物,看那字体的书写法度,书写者至少应该中过进士。如此看来,此地应该属于那种‘人杰地灵’的地方,或许当地村民尚未找到致富的门路,否则,此地应该是那种很富庶的乡村才对。”夏晓数心下暗忖道。

考虑到夏晓数久居城市,骆承乡担心小伙子在半山腰待得时间长了再出什么事儿,于是,高声呼喊几声,招呼小夏先上来,骆承乡要替换他。

“不用,我感觉还行,我再采点再上去。”夏晓数打算将自己住处的“草墙”再弄得厚实一些,那可得再准备不少的“雪绒草”才行。

骆承乡听着小伙子说话的声音显得非常轻松,也就放心了。

来来回回调运了十几趟,骆承乡觉着差不多了,催促小夏赶紧上来。

骆承乡在上面慢慢地往上拽,夏晓数在山下攀扯着灌木往上爬,不大一会儿,就爬上了岩顶。

“骆大叔,咱这儿的山景原来如此优美呐!怎么不见有人上这附近游玩呢?”

“春夏那会儿偶尔也有人过来转转,以丽石城那边来的人居多,主要过来就是拍拍鸟儿,做点儿烧烤吃什么的,后来咱们这边担心引发山火,就不让他们摆弄烧烤、野炊什么的,后来也就没什么人来了。”

“原来是这样呀!怪不得看着冷冷清清的。”

“各有利弊吧,时候不早了,咱们收拾收拾也该回了。”

“好咧!”

二人收拾停当,用两根结实的竹竿抬起“雪绒草”沿着山路下了山。

快到一处小树林的时候,骆承乡招呼小夏停下脚步。

“我在这儿种了点蘑菇,咱采点儿回去做菜吃,晚上别做饭了,上我家吃去。”

“好咧!”

蘑菇小棚掩映在小树林深处,如果不刻意寻访,一般不大容易看得到。

采好蘑菇,骆承乡随手将小棚门锁好,招呼着夏晓数回到仓库。

距离晚饭还有点儿时间,小夏让骆大叔先回家歇会儿,他要把自己设置的“草墙”再厚点儿。

“我帮你吧。”

“不用,我一个人就行。”

“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