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考虑,大明决定派遣使者进关,探访详情。

使团共计二十余人,带着丰厚的礼品,例如柔滑细腻的丝绸,洁白无瑕的纸张,还有一些其它重要的东西。

使团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士兵,还有精通各种土语的使者,带着大明的期望进关了!

怀着忐忑,众人进入了关中。

穿过雨林之后,就是宽阔的平原,一片绿油油的土地种植着玉米。

沿着小道一路前行,使者团莫指挥使看着这片土地,不禁叹道:“原以为大明的土地肥沃,已经是天选之地,没想到关内更加繁荣。”

众人连连带头。

继续出发。

大约过了半天的时间,终于摆脱了渺无人迹,看到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与大明有明显不同,这里的建筑多采用石材,使者团看见村落的中心有一座很明显的石庙。

使者团里面记载风土人情的男子立马在随身笔记中继续写道:“采用灌溉和耕田耕作技术,农业水平较高,建筑多为石头建造而成,有神庙。”

突然,村落中走了一个人。

衣衫褴褛,只有将要害之地掩盖住,其他的地方裸露着,带着奇怪好奇的眼神望着众人。

下一刻,使者团走出一名精通语言的人,开始与对方交流。

“及拉呱啦……”

“……”

换了几种语言过后,对方终于有了回响。

“怎么样,能听懂吗?”

“没问题,对方说得好和危方部落的语言好像差不多,能大概了解。”

“那好,你问问对方,这里有没有皇帝,或者是首领,告诉他,咱们来自大明,特来交流一番。”

“好,没问题。”

使者扭过头,用着大家陌生的语言开始与对方沟通起来。

关内男子似乎没有丝毫恶意,双方开始交流起来。

这是大明与关内之人第一次正式的交流,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大明境内,天命元年十月。

《春秋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不仅是对祖先神明表达敬意,感恩恩德,也是教化万民,维护伦理纲常之举。

作为统御天下的皇帝,朱训樘的任务更加繁重。

十月十八日,朱训樘于京城之南寰丘,以建国祀天。

祭坛周围设日月星辰四坛,外围设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风云雷电、山川、太岁、天下神祗

祭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祭祀前十日始,命大臣三员到牺牲所看牲,皇帝亲自省牲;太常寺进斋戒铜人;

朱训樘谒太庙报告以建国日祀天,请皇祖配帝侑神;

在奉天殿集合百官受誓戒传制;准备祭时所用的亲填御名的祝版、玉帛,由太常寺送至天坛;

祭前一日设法驾卤簿;皇帝再向太庙报告将出宿斋宫;皇帝乘舆至圜丘阅视坛位,阅圜丘上陈设的由皇穹宇请出的上帝、配帝、大明、夜明、星辰、云、雨、风、雷之神版及神牌;各神位前按等级摆放好犊、羊、豕、玉、帛及登、簠、簋、笾、豆、爵、尊、篚等供品及祭器。

是日三鼓(约为子时)先燔柴,然后为迎帝神、奠玉帛、进俎、初献、官员读祝文、亚献、终献、饮福酒、受胙、撤馔、送神、望燎。最后将祝版、帛、馔送至燎所焚烧。

以上每一礼节进行中均有中和韶乐奏乐,并有文、武舞士各64人跳舞。

祭礼后皇帝再诣太庙报告礼成,百官随至殿行庆成礼。

“孝玄孙嗣皇帝朱训樘敢昭告于列庙皇祖考妣太皇太后;节序流迈、时维孟秋。气序若流、时当孟夏。气序云迈、时维孟东。谨以牲醴庶品,用荐时袷之礼。以申追慕之情。伏维尚享。”

祭祀之后,便是赏赐。

每到这天,京城就极其繁荣。

大明体恤众民,祭祀这一天,在京城西侧,设立宴席,每户并发放半两猪肉。

要知道,虽然经过数十年的饲养,猪肉快速繁殖,但猪肉仍是贵族食物。

有的大明百姓都很难一年吃上几两猪肉,因此,每年这一天,京城西侧就会排上一道长长的队列。

朱训樘耸了耸肩膀,不顾礼仪瘫倒在软塌之上。

周婉儿迅速上前,关心道:“陛下,奴婢给你脱了这身衣服吧。”

朱训樘懒懒道:“随你。”

在三个宫女的服侍下,朱训樘脱了那一身劳累的玉冠,还有沉重的衣袍。

朱训樘吐槽道:“幸亏一年只有一次,否则早晚都被累死。”

他翻了翻身,伸伸懒腰:“今日不审阅公文,朕要洗浴。”

“是!”

几位宫女躬身道,随后便准备温泉水。

朱训樘泡在温泉里,露出陶醉的神情,舒服。

这样的生活才是他一直向往的,他拿起一口糯糯的甜点,狠狠咬了一大口,喝一杯美酒,身旁有几位穿着薄纱的娇小宫女伺候着,这样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如果换个皇帝,恐怕真要沉迷于这样的生活。

大明的进取心恐怕会打个很大的折扣,目前,从他收集到的信息中得知,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