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推着自行车走出门外。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临了,这几天随处可见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购买着年货,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骑自行车的我,边骑边想着,先是腊月二十三这天称为“小年”人们都买灶糖“纸钱”来夕祭灶,就是大人们常说的“上天言好,下地降吉祥。”为了让灶公爷爷上天说上好话,于是便用灶糖甜他的嘴巴。

很快过完了二十三,腊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想着马上要过年了,加快了速度,很快的到了理发店,客人已经来到,洗、剪,吹的客人陆陆续续的到来。

这两天的客人差不多做一样的发型。

客人,理发师傅都是同样的心情,兴奋着,欢快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我们理发业的师傅们,不顾寒冬腊月的种种,残酷考验,去迎接再新的一年里,给人创造美的魅力。

在忙忙碌碌的度过了腊月二十九。

转眼到了腊月三十,到处洋溢着年的气氛,家里开始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等待着敲响新年的钟声。

三十的理发店顾人满满,每一位顾客的脸上都显示出春风得意的样子。

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年三十的上午,很快到了下午五点左右,师父说:“这几位客人做完就关门吧!早点回去和家人一起团年吧!”

“好的,”大家回答着。

很快几位客人做完造型。我们开始打扫卫生,想着要回家团年,心情是无比的高兴,做起事情来,好像手上没有冻疮似得,在大家互相祝福语中结束了,在理发店度过了腊月三十的快乐时光。

大冢各自怀着迎接新的一年开始,各自回家去了。

推着自行车的我,走在街道上,看见两边的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孑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买来了不同的年货放在满地都是,买回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是各自的风格和喜好了。我看见有正贴的,有倒贴的,还有歪着贴的,各有千秋。

然后,我慢慢的骑上自行车回想起在我老家,农村过年的情景。

春节在农村是最美的,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在八十年代末的春节。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

觉得特别有意思,我还记忆犹新,腊月三十的早晨,爸爸用毛笔写下了简单的春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进财宝进家门”之类的老对联。写完之后剩下的红纸就剪成一个个正方形的小方块,上面写着

“寿”或者“春”字,我们叫着,”道、酉”写好之后,我和姐姐争先恐后去争着去贴的情景,厉厉在目。

院子门贴上“春”门口的迎面的土墙上、,贴“财”字和“进门见,“喜”。贴上春联,门神,画的院子里顿时变得喜气洋洋,洋溢着红红火火的年味。

走着,回忆着,推着自行车的我,看着街上几乎没有什么人,除了回家过年的,两旁的店门都关的紧紧的,只有少部分买鞭炮的开起在,声音都不曾触摸过我的双耳,这和前几天完全不一样,如果你走在大街上,很难看到一旁过路的人,却很不喜欢路边的小孩,很多小孩时不时的丢火炮(九十年代初的火炮还是土火炮,拉一下就丢,而且质量非常的好,很响,很响的,震撼力很强的。)丢在路过的人,和我的脚边,吓死我们啦!我怕小孩子甩火炮把我烫着,只好避开他们走。

看着这些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们,我回想起了以前我在乡下也是和他们一样的调皮。

想着,想着,我又想起了我去年在农村过大年三十的情景,呈现在眼前,好像是昨天似得,在不知不觉中到了小姑家了。

走在小姑家门,就闻到了一股年夜饭飘荡着酒肉的香味。

看见小姑正在做年夜饭,“小姑,我回来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小姑。说:“厨房的事情,你不用帮忙,只需要你和杨林两个人去贴春联,年画。”

“好的,遵命,小姑大人。”

我去客厅拿出春联,抖开一看,上联:平安辞旧岁下联:吉祥庆新春横批:万事如意。

杨林拿着胶水过来帮忙,不一会就贴好了,红红的春联。

门上的贴好了,然后又去贴窗花,“上面“福”有“春”字的字样。

家里贴上了漂亮的年面。欢欢喜喜的迎接新的一年。

贴好之后,小姑又叫我们简单打扫了过道和路边的清洁。

小姑做的年夜饭,做好了,叫着我,“林子,到厨房来一下,把菜端出去。”

“好的,走进厨房一看,小姑做了九个菜,有代表性,和和睦睦,家庭幸福美满!长长久久的意思。有一条鱼,年年有鱼,豆腐香肠,腊肉,腊鸡块,豆腐包子,蒸烧白,甜烧白,春卷,青菜汤,我边端着菜边闻着,好香,好香啊!

我忽然想起爸爸妈妈和姐姐在一起围着桌子上的情景,要是能回到家该多好啊!

只可惜今年回去不了啦!等到明年一定回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