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求支持,推荐、收藏来者不拒,感谢!)

林涛走了,带着他的宝贝资料,小心翼翼、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送老爹出了大门,望着胡同口沿街叫卖的小贩招呼了一声,自打奥运以后,胡同里走街串巷的小贩越来越少了,美其名曰建设文明城市,但对于从小胡同里长起来的孩子来说,没有了吆喝声就跟少了一份童年一样,时常想起总让人怀念。

难得碰到一个胆子大不惧居委会大妈的小贩,林剑能不意外?

“嘿~兄弟这是卖什么的?”林剑站在自家四合院大门外,冲着倒骑驴上的小贩喊道。

倒骑驴上装着泡沫保温箱,上面盖着厚厚的大花被,刚刚小贩好像在吆喝‘面仓’?

林剑担心听错了,就多问了一嘴。

“打面仓~”小贩带着毛线帽,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面对林剑时怯生的样子都不敢对视。

“呦呵,还真是面仓,这可是失传的手艺,你别是拿驴打滚糊弄人吧?”林剑故意装出一副难伺候的样子。

小贩慌张的摆手,“不能,怎么敢,正宗的祖传手艺,我从小吃爷爷的面仓长大,绝不会糊弄人,不信您尝尝?”

林剑倒也不是真的要刁难人,实在是如今做面仓的人太少了,主要是不易保存,现做现吃最佳,要么开个点心小店要么自家里做着吃,很少有推车出来卖的。

不过看对方实诚的样子,应该不似作假。

张口问道,“行吧,您这面仓怎么卖啊?”

小贩挠了挠后脑勺,憨厚的笑了一声,“15一斤,纯手工做的,赚不了几个钱。”

这倒是不假,面仓跟驴打滚差不多,但有一道工序必不可少,很难流水线生产,也正是因为这道工序,导致这种小吃快要濒临失传了。

如果是真的,15还不算贵,毕竟如今手工的驴打滚也差不多这个价。

“得嘞,给我来二斤吧,刚吃完面,就当饭后甜点了,你这面仓来的真及时~”

林剑发现在家里呆了几个月,都快成话痨了,前世也没这么多话啊。

自觉无语的摇了摇头,就见小贩乐呵呵的掀开被子,下面还有一层更厚的褥子,这才露出泡沫箱,一掀开盖,顺着热气一股飘香传入人的鼻腔,旁边正好骑车路过的大叔一把捏住刹车,“嚯~什么玩意儿这么香?”

小贩嘿嘿一笑,“面仓~”

大叔也是老京城人了,一听是面仓,麻溜儿的下了车,推着把手过来,“真是面仓?”

林剑笑了一声,“大叔,我刚买了二斤,要不您等我尝尝给您验证一下?”

老京城人就好唠闲磕儿,甭管认识不认识,看对了眼都能聊到一块去,“小子够鸡贼的,想馋爷们儿?不能够啊,给我也来二斤,回去给我儿子尝尝,这老京城的好东西可是越来越少了。”

林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两人说话的时候,小贩利落的装了一盒,黄橙橙的面仓装在透明的一次性饭盒里,卖相还不错。

“还挺讲究卫生~”大叔瞄了一眼调侃道。

林剑顺手掏出手机,对着倒骑驴把手上的二维码一扫,接话道,“那可不,什么不都得讲究个与时俱进?”

大叔感慨,“是啊,眼瞅着都快2015年了,日子过得真快~”

顾不上给大叔搭腔,打开盖子直接上手夹了一块塞入口中,别说,还烫着呢——香、甜、糯!

是小时候的味儿~

得,不用他说,看那享受的表情,大叔就知道这面仓准没错。

笑嘻嘻的冲小贩说,“再来二斤,顺路带给家里老娘尝尝,年轻时就好这口。”

林剑嘴里塞得满满当当,还不忘比了个大拇指,“正宗,能有20来年没吃过了,真不错。”

说起来这‘打面仓’也是京城小吃里“guan承民俗”的一个代表。

没错,这还是一道宫廷小点心,但其实是从民间老百姓做的豆面糕和驴打滚那里学来的。

老百姓做的豆面糕和驴打滚都是黏黄豆面的,裹上豆沙、红糖馅,上锅一蒸,再裹上豆面,让人一吃就上瘾,凉热皆可。

可到了guan府里,大老爷们自然不能跟‘小老百姓’们吃的一样,食材方面也要更讲究一些,整体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用熟芝麻代替黄豆面,用煎炸取代驴打滚的蒸制,总体来说口味也就要更香,刚出锅的时候趁着烫嘴的时候咽下去,香气回味无穷。

之所以取名‘打面仓’,也是寓意着五谷丰登,粮仓都装的满满的,要不是手续太过繁琐,这么经典的小吃也不至于流传不下来。

软糯的年糕在牙尖打转,连吃了两块还不嫌腻,要不是刚吃了一大碗炸酱面,这一盒面仓都不够垫肚子的。

意犹未尽的盯着重新盖上的保温箱,嘬着牙花子道,“可惜这东西凉了不好吃,不然你这一箱子我包圆了。”

大叔掏出现金结账,把装着面仓盒的塑料袋挂在自行车把上,脚下蹬地,哧溜一声蹿了出去,着急劲儿生怕家里人吃不着热乎的面仓。

林剑在后面招手,“回见了您呐~”

这就是京城‘小老百姓’们的生活,贴地气,幸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