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要上午十点半才开门营业,但店家早早就起来忙活了,进店以后寒暄了几句,便去后厨上菜。

厨房都是开放透明的,进去瞅了一眼,里面有一口大锅里面全都是干料!

来上一碗,里面的货很足,店家为了招待明星,干货至少是平常的两倍,而且是最大碗,端上来的时候,汤汁直往外冒。

林剑没忍住端起来,哧溜的嘬了一口,满嘴的肠子,完全没有异味,处理的很干净,紧接着就是咸香的老味儿,嫩滑的肠子在口腔里打转,能在早上来这么一碗,除了幸福还是幸福!

老板特意上了一份炸灌肠,不用蘸蒜酱都觉得香,还不觉得腻,只不过谢男作为南方人,觉得有点咸,但也不是不能入口,毕竟肠子这东西,不咸不行啊。

吴景和林剑俩人的姿势一模一样,一手炸灌肠一手端着碗,直接往嘴里送,跟吃炒肝儿似的,那架势就跟逃荒出来的一样。

谢男都没眼看,“你们俩行不行,至于的吗?”

吴景好不容易拔出嘴,“你懂什么,现在市面上的卤煮都不是原来的味儿了。”

唐雎经常吃,所以不觉着新鲜,吃起来慢条斯理,自然不耽误说话,“那是,景哥一看就是行家,这家的卤煮吃的就是老味儿!”

吴景比了个大拇指,“听林剑说你家祖上出过御厨?那可是世家了?”

唐雎一嘚瑟起来嘴上就没把门的,“贱人~”

外号刚说出口,林剑就在桌子底下踹了一脚,“再叫这外号我抽你啊~”

有大明星在,唐雎多少知道收敛,换了个称呼,“小贱说的是真的,我家祖上确实是给皇上做饭的,哪怕到我爷爷那辈,也都是在炊事班给大首长做饭吃的。”

吴景的关注点显然不在唐雎的家世上,“小贱?这外号好,以后就这么叫你了~”

林剑捂着额头,吃货害死人啊,光顾着埋头苦吃,就被这死胖子给害了~

苦笑道,“景哥,不带这么埋汰人的,我哪贱了?长得这么玉树临风~”

“呕~”

谢男做呕吐状,“小贱啊,嫂子这刚生完孩子,怎么就有了孕吐呢?”

吴景跟媳妇儿击掌,“瞧见了吧,人民的呼声,你是躲不掉滴!”

林剑除了认栽还能怎么着?

继续吃饭吧~

。。。。。。

大早上有了热乎乎的卤煮垫底,酒劲儿全消不说,人都有精神了,跟吴景他们道别之后,唐雎也去店里上班了,林剑再次成了孤家寡人。

在车里坐了半天,决定去店里逛逛,重生回来,还一次都没去祖业,想想都觉得过分。

琉璃厂,在京城算是潘家园之外另一张文化界的名片。

在正常人的心目中,有文化味的地方,不是博物馆就是大学,可琉璃厂一带并没有这些,自古以来就没有。

而且正常来说,这些文化产业设施应该是ZF出自修建,供百姓休闲放松,可琉璃厂的发展却没有借助所谓国家财力,说得直白一点,琉璃厂能有今天,完全靠着老百姓的双手和财富,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可以说这里是真正属于民间的地方。

但说到根上,这琉璃厂就是由书籍、字画、古董、篆刻、文房用品等店铺聚集而成的地方。

在这里,你不一定非要买什么,只是单纯逛一逛,偶尔溜进店里瞅一瞅,或者只为了呼吸一下琉璃厂的空气都可以,因为抱着类似的愉悦心情来这儿的大有人在,你绝对不是最另类的一个。

话又说回来,这里边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文玩,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买得起的。

喜欢文玩喜欢古风古韵的人,一定要来琉璃厂转转,不然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文玩。

林剑记得小时候,那时的京城人出行大多靠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工具还比较少,地铁也只有少数路线才有。

包括他自己去琉璃厂的时候,也不能做爷爷的车,只能跟着老爹老妈坐出租车,他还记得每次去之前老爹都要跟司机商量好,在琉璃厂的华夏书店门前等,因为那里有一块儿稍大些的空地,还有树荫可以乘凉,也省了回头在马路边等车的麻烦。

那个时候琉璃厂人很少,和王府井、大栅栏不同,琉璃厂出售的不是一般商品,价格太高,吃饭都困难的人哪有心情来这边闲逛,而且即便东面连着大栅栏,道路却十分狭窄。

根据出土的墓志等已经判明,十世纪左右琉璃厂一带被称作海王村。

无论是元朝还是明朝,作为首都的京城都修筑过城墙,所以至少到明朝中期,琉璃厂这个地方还属于城外,可想而知道路能有多‘宽’了~

华夏的“城”是指将全部街巷用城墙围起来的地方。

现在的京城街区还有城里和城外之分,明朝永乐大帝从金陵迁都至京城,那时城的范围只是现在的城里。

正式迁都是在13世纪20年代,大概在百余年之后,才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城里已无法容纳,于是开始改扩建城墙。

正因这次改扩建,琉璃厂终于被划进了城墙以里,算是内城的一份子了。

正如名字所表示的那样,琉璃厂是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