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群臣低头不语,李世民的眼中浮现了一抹愠怒,他也不点名,就那么冷冷的看着下面群臣。

见李世民有发怒的迹象,房玄龄便站出班,将自己心中不成熟的想法说了出来:“陛下,大旱将起,朝中无有余粮,不若召民就丰?”

“召民就丰?若是如此,关内百姓恐怕会减少许多?”李世民的眉头紧锁,若是其他地区,召民就丰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这是关内,轻易移民不得。

房玄龄拱了拱手,道:“陛下,不召民就丰,饥荒过甚,百姓自己也会逃亡各地。”

“此且不说,爱卿可有上策?”李世民摇了摇头,他自然知道有官府引导会更好,可是百姓一旦到了其他地方,未必就会再回来了。

“轻薄赋敛,降低百姓压力。从丰地买粮,实关内仓廪,到时开仓放粮赈济。”见李世民有些反对召民就丰,房玄龄又说道,“兴修水利,受旱之地开凿水渠引附近江河之水灌溉庄稼,避免收成损失。”

“如此也可!”李世民有些失望,不过他也知道,历朝历代应对旱灾来来回回都是那几种方法。

“事发突然,诸位爱卿想不出办法,朕也理解。诸位爱卿回去之后,好好思量后,都给朕上一个应对旱灾的折子。”李世民扫顾了下面依旧不作声的群臣一眼,缓缓说道。

“是,陛下!”众朝臣齐声应道。

“那便…”正要退朝的李世民余光看到靠在柱子上睡觉的陆玄,心下微怒,便不咸不淡的朝着陆玄说道:“旱灾起,陆玄你都这般泰然处之,看来是成竹在胸了。”

正在眯着眼睛小憩的陆玄,陡然听到自己名字,便一脸懵逼的看着李世民,“陛下,草…臣失仪,还望陛下海涵。”

“海涵?若你说出个好法子,朕既往不究。”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额…容臣想想!”听到这话,陆玄就明白自己惹恼了李世民了。

“无妨!朕给你一柱香的时间。”

一柱香能干啥子勒…陆玄无语,不过见李世民真的让人点了一柱香,也只好搜刮着肚子里可怜的墨水,看能不能忽悠过去。其他人见绞尽脑汁想办法的陆玄,不由的憋着笑。他们还以为,能让陛下力排众议封赏,这个新晋的县男应该是很得宠,如今看来也不是。

一柱香很快烧完了,李世民就淡淡的说道:“陆爱卿可是想出办法了?”

陆玄苦笑一声,道:“陛下,臣也只是想到几点不太成熟的法子。”

“请讲!朕洗耳恭听!”

陆玄清了清嗓子,就说道:“策一,建义仓。陛下可令诸州百姓,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

义仓若成,日后若有灾荒,也可从容应对。”

陆玄的话刚落,有些朝臣便惊疑了一声,这个新晋县男有些急智啊。义仓他们自然知道的,这个前朝便有此举措,是应对灾荒的好办法。

“接着说。”李世民的脸色缓和了些,虽然是拾前人牙慧,但除了此子,也没有其他朝臣能想到这个。

看到李世民脸色稍微缓和,陆玄就放心了一些,接着道:“策二,见太仓及正仓。臣想问一下,此时陛下可有建了太仓和正仓?”陆玄觉得,还是先问一下好。这个本就是李世民的方法,若是李世民已经建了,他要是拿出来就惹人耻笑了。

闻言,李世民诧异的看了看陆玄,正仓和太仓他也是前两日才想到的,这陆玄怎么也想到这一块去了?

“朕是有些想法,但此时还没建立,你可以说说。”

“太仓,置于长安,是为朝廷主粮仓,天下各地赋税粮食可皆运于此。勋爵、朝臣的俸禄以及军队所用之粮可在太仓调用,就无须在各地粮仓征集,这样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耗。再则,京城一带若出现灾荒,有了太仓,便可迅速赈济。

正仓,主囤积当地百姓所缴纳的租税,可分县仓和州仓。向百姓征收的赋税粮食,县仓可先运去所属州的州仓,然后再由州仓把粮食运到太仓储存,就没必要一一运去太仓。

因为一来,有些地方离长安太远,若是把收来的赋税运到太仓,可能这些税粮都不够人吃马嚼的。

二来,这样一级一级的递进,损耗减少了,账目也清晰明了易查,可略微防止一些地方官员的贪腐。

三来,正仓建立,当地要是出现灾荒,在丰年储蓄的粮食就能迅速应对,防止征调粮食不及,引发的民变。”

说了这么多,嘴巴有些干的陆玄便停顿了一下,顺便看看李世民的反应。毕竟这个抄袭人家的想法,他还是有些心虚的。

其实,陆玄有些多虑了。在他说的时候,其他朝臣越来越惊讶不说,就连李世民都是一脸赞赏。因为陆玄说的,很多都跟他不谋而合,有些地方还比他想的更加周全。

“来人,给朕的爱卿奉上一杯茶。”李世民对着旁边的老太监说道。

听到李世民的话,其他朝臣羡慕的看着陆玄,能让陛下赐茶,这是多么尊荣的事。在这朝堂中,享受过这等待遇的,恐怕只有那几位相公吧。

“不不不…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