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府,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长官折冲都尉,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设有团,官校尉,团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以营为基本单位。

节度使,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唐朝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到唐朝后期势力大大加强,已经到独揽大权的地步,举例唐玄宗时期边镇十节拥兵四十九万,而中央禁军不过十二万人,典型的外重内轻。

随后的数百年之间整个中国都陷入了混乱的战火之中,尽管唐朝并没有直接在这场少数民族的叛乱之中灭亡,但是其整体实力却被削弱得很惨了,而公元907年之后唐朝正式灭亡,整个中国又进入到了五代十国这样一个更加混乱而惨烈的时代,这是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进攻中原地区的时代。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五代十国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

五代十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而后所建立的宋朝认为唐朝的灭亡主要就是因为军人的力量太过于强大,从而导致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其力量,这也导致了宋朝之后皇帝的主要政策之一就是重文轻武,对于武将势力进行了重重压制,即便其外部环境并不安,受到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长期军事威胁,也始终在执行这样一个政策。

宋朝之后就更是几乎失去了绝大多数的北方优质马场,而缺少优质战马的结果也就导致了宋朝的军队即便在战斗之中取得了大量的胜利,也没有办法完成歼灭战,没有办法彻底消灭以游牧骑兵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主力部队。

而宋朝的部队只要战败就几乎很难有机会从敌人的手中逃脱出来,所以即使宋朝时期在军事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斗之中胜率处于优势,却最终在整体的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中。

在北宋时期和金国还有辽国的对抗之中宋朝就在不断的受到各种各样的欺负,而到了南宋时期尽管抵抗了蒙古很长一段时间的侵略,蒙古人始终没有办法彻底的灭亡宋朝,但是宋朝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只能够是凭借着地理上的一些天然优势来进行被动防守,几乎完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最终蒙古人向西绕了上万里的路还是将宋朝给灭亡掉了。

明朝末年的清朝入关也同样是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民族战胜南方的政权的情况,这其中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地缘战略的问题,作为汉唐之后就主要以南方为政治经济中心的中国,在经济文化大幅度进步的同时,也确实在军事上长期处于劣势状态。

这种劣势主要是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所体现出来的战略和战术上的优势太过于明显,作为农耕民族要想战胜游牧民族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双方发动战争的投入和收益是完不成正比的,对于北方以骑马为生活常态的游牧民族而言,他们发动战争所需要投入的资源实际上是很少的,而且他们掌握着发动战争的绝对主动权,他们发动战争之后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是非常高的,至少是要比他们正常情况下进行放牧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更大,南方的地区富裕而缺少同样的实力的骑兵部队与他们进行正面作战,他们可以利用机动性的优势不断的变换进攻区域。

而南方地区的文明在发动战争的时候所需要投入的资源往往就更多,首先缺少足够的战马,这就让长途奔袭北方民族广阔的领土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同时北方游牧民族所生活的草原与荒漠之上缺少足够的生产资料,大片的领土上没有足够的有价值的资源是值得南方政权进行抢夺的,因此南方文明不会有主动进攻北方或者西方一些荒凉之地的动机。

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了中国古代在军事上始终都处于一种被动防守的态势之下,本身肥沃的土壤已经足够统治阶级的享受,他们也缺乏向周围荒凉地区征伐的动机。

中国古代后期的很多边远土地都是少数民族侵略者最终改朝换代之后并入中国版图之内的,不管是元朝还是清朝对于中国的版图的扩大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地缘战略的问题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