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非常美,经常米饭少煮一点,然后这些美味的土豆一碗碗出现在我们兄弟姐妹面前,那种酸菜土豆丝,我一餐要吃上好几碗。土豆吃得差不多了,就是红薯丰收的季节,然后就会从各家里飘出红薯的香味。深秋季节,还有红薯干,南瓜干,烤萝卜,几种混合在一起,装在木桶里蒸,那种味道美得让人“窒息”,永远不忘,如今回想,口水直流,简直就是个吃货!

到了中秋节后,番薯基本要从地里挖回来,在晚上,各家里传出创番薯丝的声音,然后把番薯泡在一个大桶里,搅了搅,装框沥干,趁着夜晚,晾在通风田野边,等第二天大太阳晒干,然后保存起来,可以当副食,也可以给牛在冬天下雪结冰的日子充当食物,桶里的水,洗过番薯丝,能沉淀许多淀粉,这淀粉,可是食用佳品,可以做羹,可以烙饼,可以加到猪肉上,使猪肉变得更鲜美,可以做浆糊,母亲们就用这种浆糊来制作布鞋的鞋底,一层布一层浆糊再一层布,逐渐累加,然后才用鞋绳一针针穿起来,形成扎实的鞋底。

有些保存好的番薯,从收回来一直可以吃到年底甚至开春,特地在有霜的晴朗的日子,做些番薯干,当作零食,也作为过年风味零食。有些家庭挖了地窑,把番薯入在地窑里过冬,等来年开春后,把这些番薯拿出来,做为新一年的番薯种苗,当然还可以吃。

土豆与番薯种植后,接下来就是水稻,从选择稻种开始,遇到天气冷的时候,谷种还需要利用温水来发芽,然后才能撒到秧苗地块上成长为秧苗,培育一家新的一年粮食的希望。

山村里,春耕的季节,牛这种驯养了几千年历史的温驯的动物成为耕田的工具。我们村不是每家都养牛,但却每户都拥有牛,大多数都是三四户人家合养一头牛,但最多的人家也会拥有十来头牛,这样的养牛大户,会在这个季节把能耕田的头租赁给没有养牛的农户。这个季节乐坏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跟在父亲后面去抓泥鳅,用牛耙田整平田地用来种秧苗的地块,再重新翻耕插秧时,这种田里最多泥鳅,几乎是每家都知道的事情,往往插秧时就有农忙假,因为老师也是农民,他们也有家庭,也要维系一家子的生活,正好学生在这个季节得放假回家帮忙,秧苗地就是插秧插到最后的田地了,这些天,哪家开始耕种秧苗地时,就会聚集许多田主周边农户的孩子们。

因为周边田主,属于同一生产队,虽然那时已经把田地分给农户,但为了管理方便,还延续着生产队的叫法,我们村依然还有八个生产队。大人们在前面吆喝着牛,孩子们在后面跟着跑,看到平整田地工具经过的地方,泥鳅就会弹跳起来,形成各种动态涟漪,孩子们就知道那里有泥鳅,然后争抢着利用捞泥鳅的工具笊篱、网兜等,迅速朝那里捞去,每个动态涟漪,几乎都是泥鳅或黄鳝,抢捞准的孩子们,最能幸运地捞到泥鳅,看到他们得到泥鳅那陶醉的样子,真的可爱极了,加上泥巴溅到他们的脸,好像在一幅灿烂的笑容上添花!这泥鳅的美味,远远要比现在购买回来的泥鳅要鲜美,我当然也不会在这种美好时光中缺席,吃惯了山村这种大自然的美味,让童年的美味记忆永远嵌入脑海,以至于成长过程中,离开山村就再也品尝不到这样的泥鳅!

春耕过后就进入夏季,秧苗成长过程中,农民们都要利用手工除草,手工施肥,就有相应的原始工具。小时候我只会给父亲和姐姐、哥哥们送午饭,他们在田里干活,而我能帮忙的就是在田埂上种植大豆了。为了充分利用,几乎每家的田埂都会种植大豆,把豆苗两支一组间隔放在田埂上,然后从田里捞上泥土,压在豆苗的根上就可以了,等秧苗长大第二次去田里除草的时,豆苗已经成长许多,这时候需要给豆苗添加肥料,之前就是利用草木灰,等我都能帮忙种植这样的大豆时,已经有了化肥,过磷酸钙、碳酸氨、尿素等,会根据豆苗成长的情况选择化肥,把豆苗与豆苗之间,利用锄头与木柄连接的圆形的地方往田埂敲,就形成一个个穴,或者直接利用锄头挖坑,把化肥放少许在穴上,不宜过多,多了会烧伤豆苗,然后再把田里的泥土捞到上面,这次要捞许多泥土,要把豆苗的根也用泥土包裹起来,这样有利于大豆成长,也防止风一来就把大豆吹倒。遇到这样的时光也进入孩子们的暑假。

暑假那段时间,除了偶尔去帮下农忙,大多晴朗的日子,孩子们都是与山上的木柴的打交道,各家的孩子,都会三五成群相约一起去砍柴,山路上三三两两的身影,带着扁担,朝深山老林去。山很陡,孩子们习惯爬山涉水,总会想方设法把山上的木柴一挑一挑背回家。天天砍,年年砍,山上的树木哪能长得那么孩子们的双手过?因此一天天去山上的路程就要越来越远。轮到养牛的日子,天晴时会与放牛的孩子们一起去山上放牛,遇到下雨,则会去割草喂养。剩余的时间,就是完成暑假作业,写写字字,有时也会玩玩牌之类。没有什么旅游,甚至去探亲的机会都很少,大家都忙于砍柴,忙于把柴堆堆高,以防寒冬腊月家里没有木柴烧,没有木炭烤火笼。

秋收的季节很快就来临。刚刚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中秋节能品尝到自己种植的大豆,还有玉米、月饼之类,非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