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宋末之席卷天下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三个月!”

邓云伸出三个手指头,肃然道:“给邓某三个月的时间,也是给你们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三个月内,你们要对邓某绝对的服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质疑,邓某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只能做什么!做不到!做不好!要受军法!”

听到军法两个字,站在邓云身边的魏肯脸上顿时一正,浑身上下似乎都突然间弥漫出了一股杀气!

聆听训话的几百乡兵原本都很安静,可同样在听到军法两个字以后再也不淡定了,作为乡兵,哪怕只是地方武装的预备役,可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军法意味着什么?

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说,军法就等于杀人!

可什么是乡兵,乡兵是各州府的卫戍军,但实际上连平时操练都没有,基本上也拿不到国家级钱银子的军饷,不过他们比明朝屯兵好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明代屯兵的土地基本上是属于将领的,屯兵就是免费的农夫。

打仗这种事是很难轮得到乡兵的,除非是兵临城下的时候,各州府决心拼死抵抗,才有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用武之地,可实际上这种可能性极低。

战略重城都会有朝廷的大将率各部禁军入城驻守,比如襄阳,蒙古军强攻襄阳整整打了五年,最后还是因为襄阳物资断绝才导致襄阳陷落,而在襄阳大战过后,蒙古军杀到临安一共才用了三年不到,其中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因为蒙古人自己停下来休整,然后再进攻的时候沿途数十州府要么望风而降,要么乡兵不堪一击而至城陷!

衢州也是一样,王延垣知道衢州乡兵压根不堪一击,所以为了身家性命也为了以后的权势不失和荣华富贵,这才联合魏肯等人决议奉表祈降!

邓云要用军法治军,这对于军纪几乎没有的乡兵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噩梦,不少听训话的乡兵甚至都已经准备掉头就跑了……

“某的军法不杀人,你们无需担心自己会在军法面对丢掉性命,也不会致残,甚至连鞭笞和军棍都很少……”

乡兵渐渐安静下来,虽然有点不太相信,可想了想,邓云应该不至于在这么多乡兵面对空口白牙说这种话才对,他难道就不怕哗变?

“某要说的就这些,那么现在还有想要走的吗?”

乡兵们面面相觑,说不想走那是假的,哪怕邓云说的再如何大义凛然,哪怕这些天伙食确实不错,可人离乡贱,国人对于故土的留恋几乎是刻进骨子里面的。

如果不是邓云给出了三个月的时限,那么这几百乡兵起码会走掉一大半,可有了时限,而且只有三个月,那就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了,而且通判魏大人也在边上看着呢,这一走,鬼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有人带头走,那么或许会起联锁反应,可现在的问题是谁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所以没第一个人主动站出来,那么所有的乡兵就还都留在了场上……

于是没人走,于是邓云笑了,三个月的时间不够将这些废柴训练成为精兵,可足够让这些乡兵舍不得轻易离开!

就算离开,邓云也有八成的把握会让他们主动回来!

邓云没有留多少给乡兵们考虑思索的时间,天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人忍受不住,然后做这个出头鸟,万一有人要走,邓云还不好拦着,那说不定就会引起雪崩,所以他要趁热打铁。

“既然诸位兄弟不想走,那么某就说说咱们这一军的细节……”

宋制,五指挥为一军,五军为一厢,也就是说一军是两千五百人,大宋南渡之后,因为战事频繁,所以一军的人数远远不止五个指挥,有些军有十来个指挥都很正常,比如邓云原本所在的殿前军,就是拥有十个指挥,五千兵马的一个军。

可现在这山谷当中满打满算也就千余人马,邓云直接称之为军显然是不合适的,不过没人在意,因为邓云说了算,他就算说自己有一厢军队,也不会有人会有意见。

“咱们军就定名为逐虏军,逐虏军下设三营,每营暂设千人,咱们为第一营,每营下设两卫,每卫下设五翼,每翼下设十队!某暂为第一营指挥,曹登为第一营第一卫卫指挥,费宁为第二卫指挥……”

邓云一口气将新军编制说完,其余各翼指挥亲自任命,皆由原先各十将担任,至于各队队正则由各翼翼指挥自行任命,布置完这一切,这番训话后的安置宣告结束,接下来就是各翼指挥去编制乡兵,期间没军法官魏肯什么事。

这个时候谈军法,或许对原本殿前军的禁军还有点用,可对于乡兵而言屁用没有,太严苛的军法只会造成恐慌,一旦恐慌达到了临界点,那么乡兵必然会逃跑,在这深山老林里面逃跑,说实话就目前而言,抓回来的可能性很低。

现在三百禁军必然会打散以后融入到乡兵里面作为骨干,因为谈军法还太早,在邓云看来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以后才是用军法立威或者说折磨人的时候。

“这是学习章程!”邓云将一本很薄的册子扔在桌上,这里是属于他这个营指挥的指挥部,也是逐虏军的心脏,在这里,那些缙绅家的公子还有几个管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