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宋末之席卷天下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火器的发展迟早有一天会发展到刀枪难以企及的高度,它跨越的幅度相当于石头武器向百炼钢的进化,但不是现在,邓某没有那个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很长很长,在邓某看来,想要让火器成为战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进化火枪的时间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想要彻底取代刀枪,或许要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邓云苦笑着往前走了几步,走到一根巨大的铜管跟前。

这根铜管长度大概有**尺,也就是两米五左右,管身圆润,触手冰凉,在铜管的管身上铭刻着九个大字!

神威无敌逐虏将军炮!

不错,这间山洞里的这根铜管就是在这实验区里铸造的大炮,也可以说是大宋铸造的第一门大炮,甚至有可能是世界上的第一门纯铜大炮!

之所以用铜铸炮原因很简单,因为如今炼钢水平还要靠人工千锤百炼,炉温不高的情况下,锻造出来的生铁太脆、熟铁又太软,因为掌控不住熔点,会造成铁炮的炮管气泡较多,强度也远不如铜炮。

因此铜炮是邓云的唯一选择,但最大的缺点就是造价太贵,但从其它方面去考虑的话,至少安全可靠性要高很多。

就这一只半成品铜炮,就用掉了邓云手头上的三四成铜,而铜的来源则是几十个战卒在江南西路七八个城里的搜集,无数的铜钱被熔炼以后的产物……

神威无敌逐虏将军炮乃是前膛炮,也是邓云唯一知道并且这个时代还能造出来的炮,至于什么后膛炮,那玩意连底火是什么个玩意邓云都不懂,给这些个匠人说也纯粹是讲天书,干脆连实验的必要都没有。

在邓云看来,前膛炮足够了,哪怕贵点,哪怕重的让人瞠目结舌……

炮重一吨半,长八尺有余,按照后世口径参数来算差不多110毫米左右。

炮身乃是筒形,前面细后面粗,筒身上有五道箍,筒内有膛线,炮口与底部正上方有星、斗供瞄准用,火门为长方形,每次装填大概三四斤火药。

如今突火枪的铸造工艺乃是泥范铸造法,泥范铸造法乃是华夏古代三大铸造工艺之一。

三大工艺除了泥范铸造以外还有铁范铸造和熔模铸造。

但是突火枪的泥范铸造法毫不客气的被邓云给否决了……

泥范铸枪,会让枪身含有大量沙眼,因此炸膛就成了家长便饭,至于内膛的加工也粗糙得发指,没有膛线的枪炮在射出铅弹之后,能否命中目标纯粹靠天意,突火枪如此,炮也不会例外,因此直接被摒弃掉。

邓云采用的铁范铸造……

铁范铸造是将铸型的材料从石和泥、砂改用金属,将一次性的泥范改为可以反复使用的铁范在历史上本身就拥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不过铁范铸造可不是近代产物,而是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存在,

1953年河北兴隆发现的铁范包括锄、镰、斧、凿、车具等类共87种,而这些铁范的时代可以追溯到战国!

至于熔模铸造也称之为失蜡、出蜡或捏蜡、拨蜡,不过这玩意邓云不太懂,也用不着……

这尊跑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只是膛线部分还需要打磨,不过从外观上看已经完全具备一尊火炮的样式,当然这两三吨的炮和明代的红夷大炮根本不能比,那玩意动不动就上万斤,对于如今瞬息万变的战场而言,光是运输一条就足以让人崩溃。

就好像明末农民起义时候一样,李自成、张献忠这一类的枭雄攻破城池无数,缴获的大炮也是无数,但是什么时候见过这两个贼头在打仗的时候用火炮开场过。

不是不想,是压根没这个能力!

但是火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战场不可能永远只在平原上!

上帝之鞭的鞭子就是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数万铁骑,元帝忽必烈更是一代雄主,和这样的军队和这样的枭雄争天下,平原野战必不可少,但是这只是骑兵!

骑兵再狠也不可能马踏城墙,蒙古军这几十年攻下了整个淮河以北,如今杀过淮河以南,整个江南东路超过八成落入敌手,如今蒙军主力南下,福建路和两广也会相继沦陷,无数的重城将会成为蒙军的地盘。

蒙古铁骑守城确实不擅长,但是他们有数量庞大的色目军,还有极其擅长守城防御战的汉军和南军!

比如守住襄阳的吕文焕如今就在蒙元的朝廷里面当官,假设有一天邓云能在正面战场上击溃蒙古骑兵,那么攻守就会易势,就会轮到蒙元步步为营,依托城墙来节节消耗邓云的精锐力量了。

蒙古军以野战征服天下,同样邓云如今的操练章程,不管是方阵队列还是弓枪弩配合的打法都是为了野战,为了在平原上正面击溃蒙古军野战主力!

蒙古军不擅长攻城战,同样邓云的逐虏军也不擅长,但不擅长不代表可以避免!

蒙古军攻城,他们还有色目军和汉奸军,但是邓云没有,逐虏军现在加起来也就四千人,每一个兵都是希望的火种,而攻城战就是吞噬人命的屠宰场,真正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恶战。

古来攻城法子多不胜数,什么诈开城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