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如今需要的铁和铜数量极其庞大,武夷山也有铜铁矿脉,不过要是指望邓云自己去开采,那压根就不现实,所以他只能从山外去买!

买所有的铜器和铁器,然后运回山中融掉,这是最省事的办法,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如今山下每隔几天就会有运送铁铜的车子到达山脚,然后被负责接应的战兵背回山中,这些都是逐虏军的战兵四处搜集来的,范围遍及整个信州、饶州、徽州和衢州。

数量不少,但相对于邓云需要的数量而言还是不够,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断绝供应,因为谁都不知道山口什么时候会被堵死。

袭击池州,临安方向没有半点反应,事后邓云才知道伯颜被忽必烈喊去了大都,也就是说现在南征蒙军的主事人压根就没把邓云这个山贼放在心上。

现在蒙古军面前摆着的最重要的事是灭宋,至于其它的都不重要!

但是不重视不代表元廷会一直对邓云置之不理,邓云袭击池州勉强算是给元廷敲了记警钟,让蒙贼知道他们在占领区内的后防有多么的空虚,那么为了不让池州的事出现第二次,就很有可能会加强信州周边几个州的防御力量。

当然,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堵,堵在山口,堵到邓云不得不出山送死的那一天!

邓云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来,但知道一定会来,因为文天祥快败了,文天祥一败,李恒的西路军就能抽调出绝对的兵力,来找邓云报被劫军资和骑军覆灭之仇!

李恒或许攻不进山,但是堵山口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不过邓云对此倒不是太担心,等到明年北方的蒙古王公叛乱,忽必烈会抽调南征近半主力回去平乱,那个时候宋廷压力大减的同时,也会对江南西路发起最大规模一次反攻,李恒只得集中力应对文天祥的反扑烽火,那个时候就不得不撤围。

只不过这期间的四五个月,邓云就真的只能龟缩山中,铜铁的物资补给也只能陷于停顿……

帐内关于物资输入和储备的问题讨论了一会之后,邓云直接开口将议题转移到了下一项。

下一项议题就是分析得失成败,也就是如今逐虏军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军阵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一点亲历了两场大战,并取得完胜的曹登最有发言权。

但这不代表,长枪大阵,枪弩配合就是完美无瑕的。

曹登之所以能取得两次大胜,不是因为枪弩大阵已经强到无敌,而是他遇到的敌人!

押运队是各州乡兵组成,虽说被征调以后也打过几仗见过血、死过人,可往日操练极度匮乏,因此离精锐这两个字还相差太远,以千对千,又有大阵辅助,战而胜之,根本不算奇怪。

如果锤炼了半年之久的逐虏军,演练配合过无数次的方阵,最后连这么一支二线军队都战胜不了,或者说还要拼个两败俱伤,那才是邓云最大的耻辱!

至于骑军纯粹就是吃了地形和被伏击的巨亏,空有一身强悍的战斗力最终也只能被压着打,这就好像是栽到坑里面的坦克,就算你火力再猛,也不可能对敌军造成半点威胁,最后也只有扑街一个下场……

问题是已经抛出来了,下面自然轮到曹登这个亲历两战的大将进行陈述,于是,略略皱眉的曹登稍加思索后说道:“说起长枪弩阵的优劣,末将以为,优在长枪,劣在短弩!”

邓云呵呵笑道:“说详细点,让在座诸位听听,也好集思广益,拿出个解决的方案来。”

曹登正色道:“长枪阵的强悍之处就在于枪足够长,这丈八长枪只要战兵能端的稳,只要能无视敌军的悍然冲击,不被千军万马的敌骑威势所摄,那么敌军冲到阵前,面对如林一般的长枪,想要攻杀进来,只能用人命来填,因为不管是哪一个敌兵冲杀,他都将会面对左面或者右面数支长枪的捅刺!

末将曾在阵中近距离观看长枪阵左右刺,面对冲击敌兵时候的效果,可以说面对左右刺的长枪阵,敌兵不管是弱鸡还是长满利牙的恶狼,他们根本无法招架,甚至自己是如何被刺中刺翻的都不知道。

左右刺的时候,按照大帅的说法就是机械性操作,完完堵死了任何一处漏洞,敌军不管是从哪一个方向冲杀,都会受伤都会死,想要破阵……

想要破阵,在末将看来只有两个,一个是硬破,以人海战术拿无数人命来填平所有的长枪缝隙,只是咱们大阵可以移动,填满了后撤个几步就能让敌军的死伤成为笑话,最后就只能拼着最后一口气,将手中的武器扔进大阵,杀伤我军战士,不过这种死伤完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种办法就是以弓箭在外面不停攒射,不过咱们长枪兵都有精盾,弓箭射阵,效果是有,但不会太大,唯一值得忧虑的是火油箭……

要想对付火箭,我军只能以射制射!只是我军大阵内只有弩兵,而弩的杀伤力虽强,但距离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