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也不立刻表态,而是阐明原因,他说道:“兹事体大,若是强行迁移,臣担心引起民愤。”

“引起民愤倒不至于,用政策上的优待去解决即可,元上都城和北府不都源源不断有移民么?”

“陛下,南直隶也是元气大伤,需要人口休养生息。”

崇祯却已经不想和洪承畴商议了,直接下命令,说道:“就这么定了,给20万人给李岩,朕要他们明年第一季度就开始动身。”

洪承畴连忙说道:“臣领旨。”

他说得爽快,但实际上也是极不愿意的。

“你们都先下去。”

其他人道:“臣等告退。”

大殿内只剩下崇祯和洪承畴两人。

说完李岩的事,崇祯突然换了一个话题:“洪爱卿,你当年在陕西做参政?”

“是的,臣天启三年担任陕西承宣布政司衙门左参政。”

“你在东部军区也待了三年半了吧。”

“臣是崇祯四年奉命南下平叛,算起来,也的确有三年半了。”

“东部军区现在有多少军队?”

“回陛下,正规军6万,其中骑兵有1万,重步兵有2万,火枪手有2万,其余的是火炮手、工兵,另外,预备役有5万。”

“这都是你的功劳。”

“都是陛下垂怜臣。”

“现在东部军区已经稳定了,并且东部并无大战事,朕觉得你继续在这里,实在是埋没了人才。”

洪承畴立刻心思飞快转起来。

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皇帝对自己不满?

崇祯瞥了一眼洪承畴,说道:“你不必担心,朕说的是真话,现在将你放在这里,的确是埋没了人才。”

“据最新情报,西北蒙古有异心,西部军区已经在筹备中,曹文诏任职西部军区大都督,朕要调你去做西部军区总督,你敢不敢?”

洪承畴心头一震,西军总督!

他连忙说道:“陛下让臣去哪里,臣就去哪里!”

“西部军区的情况比东部还要复杂,你可要想清楚了,办得好,朕自然是另有封赏,办不好,军法一个不能少。”

洪承畴当然清楚,西北有郑崇俭、杨鹤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那郑崇俭,在西北战功赫赫。

而杨鹤,虽然未力寸功,但陕西三边也算稳沉,他的儿子杨嗣昌在北府的权柄甚大。

又有曹文诏、吴国贵这些悍将被调过去。

洪承畴若是要整顿西部军区,必然是会得罪许多人。

但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

自己还能往上爬,有朝一日入主军委会。

他的目标就是孙承宗的位置。

所以他毫不犹豫说道:“臣遵命!”

“朕给你四个月时间将目前手里的事情部交代完,包括给李岩的调人支持。”

“是!”

崇祯其实早有安排。

崇祯五年,皇太极大败,现在已经是崇祯七年年底,皇太极肯定已经坐不住了。

正好上海港的海运也慢慢成形,现在可以开始向北边调粮。

明年完可以开始主动对北线进行出击。

就在崇祯到南京城的时候,安南国内也发生了大变化。

清化南边的阮军突然向北边狂飙。

要知道,清化南边的那支阮军一共只有3万人。

而郑翀现在手上有多少人?

8万!

这怎么看,都让人觉得阮有进的脑子是被门夹了的。

但事实并不简单。

十二月初的时候,红河上游的保主武氏突然快速集结了一支5万人的大军,从西北边南下,朝郑翀杀去。

很显然,阮氏与武氏这是要联合起来干掉郑翀了。

当接到武氏出兵的消息的时候,孙传庭等人已经断定了这一结论。

而且广治顺化那边的阮主显然不打算放过这个消灭郑翀的机会,他在广平、河静一带大规模征调军队。

仅仅在十一月的时候,就强征了20万人。

当然,这20万人其实都只是农民,连一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大家都拿着自家的锄头、镰刀,有的甚至只有一根棒子,就入伍了。

去哪里?

往北,去打郑翀。

能不能打赢是一回事,吓都要吓将郑翀给吓唬住。

你看,老子阮军实际23万人,号称40万大军。

保主武氏出动了5万人,号称10万大军,一共就是50万大军。

再做个四舍五入,不就是百万大军了么?

如果真的有百万大军,郑翀连反抗都不用再反抗了。

但郑翀知道,肯定没有!

不过他心里也在发愁。

这丫的武氏和阮氏联合起来了,麻烦就大了。

若是自己真的被大压住,那升龙城的明军肯定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

所以,郑翀也不含糊,也不蠢。

当他得知阮主大规模动员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速战速决了。

对付几路大军,以少打多,就得各个击破。

十二月初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