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英国文化团来的一位监管人。

听闻,说是这位英国专家,脾气大,很严苛,而且总使人难堪。

这事先的招呼,是为了让这一把年纪的润泽别太介意、

说是那人的严厉且是冲着我们来,让润泽有个心准备。

既然,组织上都这么说了,润泽当然准备了战斗的姿态。

却不想,这位客人和润泽谈话之后非常的客气,并表示十分满意。

说是来到中国,终于找到这个合适的合作对象。

说“中国就是沪北研究所把这个合作的项目办成功了。”

当然接着下来慨叹“中国人太浪费,有了好成绩,应该大力推广。”

润泽因为这项工作获得所里颁发的一份奖状。

这一生他算是个优秀的小兵了。

他又可以带学生了。

带的研究生越多,除了学术性的问题,心理上的、生活上的,甚至是婚姻上的。

问题也都来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问题,也会有麻烦。

润泽爱教书,也爱学生。

他是孤独的,又是充裕的。

每次讲完课晚上回家,坐公交再加上倒车,岁数大了,已是很累了。

但还不及自己做好晚饭,就会有人来电话。

这个时候润泽还要知道解决同学们的学术科研问题。

渐渐的研究生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婚姻问题,恋爱问题,甚至还有结了婚的要离婚。

这些本是跟学习无关的。

但都会对学习甚至科研产生影响。

润泽似乎又做回了父亲,对着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润泽用这自己几十年的经历,还有对生活,对婚姻的看法,所谓的经验一点点的解答。

有的时候他很难说,他的解答是否就是完正确的。

不过是个人的体验,人总是利己的。

润泽所做的就是耐心和细致。

他似乎在还债。

在还一个在阿明成长时期而有所缺失的父爱。

这是爱的延续……

生命就是这么一代又一代……

本就是繁重且枯燥的英文课,甚至他还带了哲学课。

但是他应用众多外文中的例句解释,从而这门课程的枯燥转变成精彩和有趣。

哲学课亦然,他上哲学课程的时候,会说很多文学、生产知识、生物学,甚至是天文学,物理学的知识。

他很忙了,也很充实。

会议也越来越多了,有时开会,会后会留个半天,给组织大家旅游,比如游山逛水等。

润泽常是看书备课,很少出去游玩。

那一夜,润泽做了个梦。

梦见在如同古代驿道一般的道路上想走,四顾苍茫。

前面隐约两个身影,一个似曼琳,一个似阿明。

他看的见的背影一点点零落。

他大声的呼喊,却没有一点声响。

梦境如此真切,知道润泽醒来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还在梦中一般。

相聚相失。

这一切的是生活,生活中从未有过完美。

哪怕你拼尽所有的力气,都还不能如愿。

生活的底色本就是苦难。

在这个底色下,在苦与更苦的平衡中,努力。

若得了一些好,这便是生活的灿烂。

这是大道……

她步入了通往黄泉路上的那段古驿站。

然而,荣誉终于来了。

随着润泽在翻译界,文学界的名声大增。

他似乎已经被认定为了文学界的泰斗。

甚至包括他早年去柏林用柏林当地土话跟火车站车员交流,去法国用法语交流,如果背一首诗是原文是拉丁文,他当然也会用拉丁文背诵。

这一切似乎都变成了佳话。

不过是早年间在国外的生存之道。

多学了些语言,在他自己看来,这些跟淫巧之技艺没多大分别。

想是现在的情况是能学一门外国语言已是不如意。

他自己算算差不多能够讲12门外语。

这或许也能算的上一个才能吧。

他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的讽刺的再现。

当然他提出了不是盘接纳,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借鉴西方的文学,哲学。

这个思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他的一部作品被搬上了荧幕。

从此之后他的家门口每日总是很多很多的人来访。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能招架得住。

后来他的时间着实被挤占的太多了。

他不得已的逃离了。

他不是明星,他自是个头发花白的教书先生。

教教学生,做做研究,写写书,他不过是中国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中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人了。

或许是因为活的久了些。

他被大多数年轻人尊称为翻译界的泰斗。

润泽只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亦不想戴上这个桂冠。

他没有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