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号楼,307宿舍内。

挤满了考古专业两个班的十几个学生。

而被他们围在中间的,不是别人正是苏亦。

此刻的苏亦,正在泼墨挥毫。

桌子,是两张学习桌拼凑成的,毛笔,是隔壁宿舍临时借过来的,就连墨汁也都是临时顺过来的。

要不是宣纸不外借,这帮家伙都打算去蹭隔壁中文系男生宿舍的宣纸。

“第一次知道,小师兄毛笔字写得那么好。”

“就是,就小师兄这铁画银钩,行云流水的书法,要是错过了得多遗憾啊。”

“对,对,没有错,这可是小师兄在咱们北大第一幅墨宝,咱们要好好珍藏,要让它发挥应有之意。”

“大师出品,果然非同凡响。”

苏亦一边提笔写字,旁边的家伙一边浮夸地在吹捧。

这帮家伙越说越离谱。

苏亦哭笑不得,“别瞎扯,什么大师,就是一个爱好,就我这破字,你们吹上天了,它也登不上大雅之堂。你们几个,少扯这些歪词。”

大师都整出来了。

需要这么浮夸吗?

“小师兄,我们可是真心的,你这字体已经有大师之风了,甚至,隐约有点刘乃和先生的风格。”

这一出来,其他人又开始附和。

“这一次把小师兄喊过来帮我们题词,果然喊对了。”

“感谢我吧,我就说小师兄书法很好,你们也不想想,我这些年天天坐在小师兄的旁边,小师兄的钢笔字写的那么好看,毛笔字能差吗?”

能说这话的,不用想就知道是王讯。

这货天天凑在苏亦旁边,经常看到苏亦作笔记,苏亦硬笔字写的怎么样,他一清二楚。

这一次,也是他把苏亦喊过来帮忙写东西。

那么他们到底是写啥东西呢?

自从爬一趟博雅塔以后,考古专业的学生,对博雅塔的保护热情极为高涨。

这帮家伙开始写燕园建筑保护倡议书,还要两个班的学生都签上名字。

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知道,苏亦的书法写好,这帮家伙拟好倡议书以后,就想让苏亦用毛笔帮他们写宣纸上。

对于这个提议,苏亦也没有拒绝。

毕竟他们的出发点还是好的。

甚至,这帮家伙说他的书法有刘乃和先生的风格,苏亦也没有否认。

其实,他写的字体跟刘乃和先生没啥关系,但,因为刘乃和先生过来北大历史系开课,这帮家伙估计都去过蹭课。

在他们看来,最厉害的书法大家也就刘乃和先生这样的存在。

也不能说他们错。

他写的就是启功体。

后世书法入门练习字体。

而启功先生恰好跟刘乃和先生是同门,都继承了陈垣先生书法的一部分衣钵,也自成一体。

书法终究是艺术,对于考古专业的学生来说,能看出两者的形似已是难得,太过具体的研究,就没必要了。

倡议书的名:燕园建筑保护倡议书

正文: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

.

.

.

.

.

.

.

.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不要在博雅塔等地方随地大小便以及胡写乱画!

倡议人:北大考古专业体学生

……

……

这种无厘头的文案风格,不用想也知道出自于苏亦之手。

一开始,王讯他们写的倡议书都很正式,一来就是各位同学各位师长,然后就开始论述燕园建筑的重要性,最后再老老实实建议大家爱护这些建筑。

苏亦看了直摇头。

不是不好,就是四平八稳,没啥特色。

苏亦就给出自己的建议了。

一开始,他也只是建议而已。

没有想到他这版本一出来,其他人都笑抽了。

王讯这个家伙强烈要求用此版本,他自己的版本都扔掉不用了。

其他同学也都纷纷附和,觉得苏亦的版本不错。

其实也不是部同学都赞同,也有同学们觉得太过直白,甚至有点粗鄙。

所以,苏亦才把燕园情加上去。

这样一来,就逼格满满了。

没有错,前面很有文采的诗歌部分,其实就是北大非官方版本的校歌。

北大学子都再熟悉不过了。

这首歌,是52年北大搬入燕园以后创作出来的。后来逐渐流传,成为北大学子心目中的校歌。

用这首歌词去作开篇,然后最后一句话直接点题。苏亦觉得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