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去一趟图书馆吧!”

既然决定好好去当一个编辑,那就应该认真对待。

余叶决定提升一下自己,他从初中开始就接触网络小说。

这么多年过去,看的小说没有几千,也有几百,对于小说的认知虽算不上深厚,可绝不是浅薄可以概括的。

然而虽然对小说有着自己的认知,但却太过散漫不成体系,对于很多专业的创作内容,余叶就显得抓瞎了。

余叶去图书馆的目的就在于此,他决定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一来以后也能更好的帮助作者。

其实当初余叶大学毕业就应聘当编辑,他的初心就是希望见证一本本优秀作品的诞生,让网络文学变得璀璨多姿,在整个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留下浓厚的一笔。

然而....时间流逝,现实的困境接踵而来,慢慢的他的初心也就不存,甚至还生出过辞职的念头。

说到底一切的梦想都是根植于生存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连生存都做不到,又何谈梦想,只不过是妄言而已。

因为是周六的原因,图书馆的人很多,有考研的、有考公的、有单纯看书的,各式各样的人,几乎占满整个图书馆。

余叶找了老半天,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空位。

选了几本文学专业类的书籍,余叶坐回座位,又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当初上大学的时候都没来过几次图书馆,没想到工作了反倒回来学习了。”

时事造化,有时候确实很有趣,未来一片迷雾,不真的走到,很难想象到时会发生什么。

余叶打开刚从文学区找到的书,书名《人物与社会关系》。

这本书是分析人物角色定位,以及故事的冲突制造的。

一本小说,不管是传统小说,还是现在的网络小说,其核心还在于故事,作者的一切准备,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讲一个好故事,一个读者喜欢的故事。

甚至不只是小说,就连影视剧,话剧一切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本质的还是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好故事。

一个连故事都讲不好的作者必然不是一个好作者,一个连故事都讲不好的导演,也必然不会是一个好导演。

低俗也好,高雅也罢,内含夹杂着时代的哀伤,温情填充着人性的沟壑。

一个如潺潺流水一般能够流入观众心中的好故事,必然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每个人对好的理解不同,则自然会诞生出不同的故事,有些以正取胜,堂皇之处浩浩汤汤,有的以奇称世,诡诈奇异让人大开眼界。

可不管如何,人物永远是构成一部故事的最核心点,甚至有人专以人物取胜,百转千回留名青史。

谈到人物,很多人会本能的想到脑中那些个性鲜明,真实的几乎跃出纸面的知名人物。

是花果山上天不怕地不怕,斗战天地的齐天大圣;是风雪山神庙中郁气纠结,忍至不可忍的禁军教头林冲林教头;是长板坡前一声大喝,吼杀敌将的黑脸猛张飞。

然而这不是人物,只是角色,是作者笔下故事构成的一环,如同棋手手中的棋子一般,腾挪转移只为成就其名。

结构即人物,人物不是特指,而是泛指,是活动于一个故事之中的所有人物。

是在各个阶段,各个时间,各个地点,展现出来的不同立场,不同称呼,不同占比的所有人物的总和,这才是人物。

讲到人物则必然会有人际关系,因为人是活的,不是死的。

他身处世界,行走于故事之中,就会自然的衍生出人物关系,出生的时候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成长的时候,有老师有同学,行走在外则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许是学生,或许是消费者,又或者是行路人。

人物的交织就会自然而然的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

这就像是一个平台,一个人,一个角色置身其中就会自然的给他定义一个标签。

人物构成关系,而又独立于外,这就是人物与社会关系。

小说的本质是故事,而故事换个说法,其实就是角色交互,所以才会有人物是故事核心的说法。

《人物与社会关系》这本书讲的并不枯涩,反而生动有趣。

作者通过不同的举例和比喻,引用中外知名的故事角色,来阐述人物和社会关系的嵌和。

以至于让余叶这个纵横网络小说十多年的老饕也一时沉迷其中。

时间不觉流淌,当余叶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站起身来活动了下四肢和有些发僵的脖颈,余叶准备离开图书馆了。

徐涛昨天打电话,说是今天下午两点半到,现在离两点半不到半小时,余叶如果再不走,徐涛那家伙一会儿恐怕要杀人了。

把几本书放回原处,余叶离开了图书馆。

怕坐地铁来不及,余叶还特地打了个车,也是余叶运气好,没有遇到堵车,一路顺顺当当的赶到了机场。

下车的时候余叶看了眼时间,“刚到两点半,应该来的及。”

他朝着接机口跑过去,这时候机场的喇叭上恰好在播报,徐涛所在航班出站的信息。

在出站口等了一会儿,余叶就看到一个一米八的大高个从机场走了出来,虽然打扮的人模狗样,可余叶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徐涛。

一年时间不见,徐涛皮肤变黑了不少,和余叶记忆里的白皙皮肤有了明显的不同,而且气质也比当初硬朗了许多。

当初上大学的时候,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