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道诏令下达之后,镐京城中就一直不平静,王后申姜派人来联系洛成,他派人回复王后稍安勿躁。

申姜的命运取决于她父亲的举动,如果申侯真的勾结西戎部落进犯镐京,那么她是必死的。

现在见于不见,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畿的诏令与洛成的信件一前一后到了各个诸侯手中。

……

申国是第一个收到王后被废消息的大诸侯。

整个申国,上到申侯,下到大夫,没有人敢相信这个摆在他们眼前的消息。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申国的君臣就很有自知之明,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分量,清楚自己对于王畿的重要性。

所以,即使姬涅将太子宜放逐到申国,他们也只是以为姬涅不喜欢太子,不想见到太子罢了。

这对申国不重要,只要姬宜最后能够在姬涅死后成为天子就足够了。

没人想过太子宜会被废。

姬涅疯了?

他怎么敢的?

丰镐王畿的诸侯公卿没人劝谏吗?

他们不清楚西戎的实力有多么强大吗?

一个個问题萦绕在所有申国贵族的脑海中。

实际上,王畿的群臣知道申国的重要性,但又没有那么清楚。

因为王畿很多年没有与西北戎族打过仗了,没人知道西戎的具体实力。

只有少数人能够从每年双方之间交易的货物中,能够判断的出来,西戎的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这代表着西戎的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申国的筹码是挟戎自重,但是西戎太久没有向王畿炫耀武力,间接上导致了这个结局。

不知道该说申国盾牌做的好,还是该说先前一批贤臣的集体去世,对王畿高层的能力伤害太大了,

申国高层虽然有些不敢置信,但是经过早年的征讨,申国早就防着邦周王畿。

现在果然出现了特殊的情况,申侯当即就问道:“众卿,天子公然践踏邦周宗法,羞辱我申国,孤应该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

当然是给他一点教训瞧瞧。

所有申国大臣心中都是这个想法。

一位上卿出列昂然道:“主公。

天子涅废嫡立庶,公然践踏祖宗制定的宗法制度,上天难道能够容忍这种行为吗?

当年是先宣王与诸位公卿大臣一同定下盟约,向我申国求娶贵女,现在他们却背信弃义,难道不应该受到惩罚吗?

申国是诸夏强支,两百年来恭敬的侍奉天子,却遭到这等侮辱,谁能够容忍呢?

臣看天子涅是桀纣那样的君主,厉荒那样会给国家带来祸患的人,主公可以起兵讨伐这样不义的君主,即使是上天也会眷顾您的。”

申侯疑虑道:“镐京是王所居住的地方,城墙又高又大,还有天子的军队守护,申国的军队能够攻破镐京吗?”

又是一位上卿出列道:“主公。

您的姻亲是西戎的王,不如给他写信,借助他的兵力,攻破镐京,救出王后。

让姬涅传位给太子宜,您可以留在镐京城中辅政,这样您就能创造伊尹、素王那样的功业了。”

申侯想到西戎强大的兵力,顿时笑道:“不愧是孤最倚重的大臣,你说的正是孤应当做的。”

于是直接派遣使者带了金银珠宝,前往西戎借兵,还许诺犬戎之主,攻破镐京之后,允许他将镐京城的府库搬空。

……

西戎之主的宫殿之中。

犬戎之主将申侯寄来的信读完,很是果断,他早就想要再对邦周用兵,但是申国与邦周一直联合在一起,而且还在戎族内部缓和主战派,这导致他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申国自己要对邦周用兵,他看到这个能够进入丰镐之地的大好时机,直接就号召四方部落,跟随申国起兵。

……

到了这个时候,各国才刚刚收到消息。

晋国,距离镐京最近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姬姓大国,在历代洛侯的战略规划版图上都不会缺少他的身影。

晋侯先收到王畿诏令,后收到洛成的信件,对于王畿现在的情况算是比较清楚,他明白事情危急,但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勤王是需要天子下令的,没有天子令,贸然举兵,谁知道你是不是造反。

便向左右亲随问道:“洛侯成给孤来信说,天子废后,必然招致申国反叛,申国若反,西戎之兵必然随之而来。

对洛侯成的猜测,孤还是相信的,但这信中洛侯请求孤带兵勤王。

骊山烽火未起,孤有些忧虑啊。

若是申侯未起兵,孤率领大军到了王畿,那可真是有嘴说不清,众卿如何看这件事?”

晋侯最为倚重的魏卿看出晋侯心中是想要去勤王的,稍加思索,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便出列道:“主公,臣方才见洛侯信中,盖了他的印信。

洛侯乃是大宗正,周礼中规定,大宗正有号召姬姓诸侯的权力。

有这封信在,主公便是按照制度行事,即便天子问起,也可以说是大宗正召集诸姬,您没有过错。”

“大宗正还有号召姬姓诸侯的权力?孤怎么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