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驴车停止了摇晃,于正竹把妹妹抱下来,然后解开套子让驴吃草休息,两人一个颠簸的想吐,一个腰酸腿麻。

反观于正梅,或许他体质异常,下了车后龇牙咧嘴,稍稍活动一下,没一会又生龙活虎起来。

“梅花,看你没事的很,你去车上拿吃的和水下来吧。”于正竹对东张西望的于正梅道。

于正梅虽无比怨念`梅花`二字,但对方是自己的二哥,只是每次都无声抗议,不然早就揍得对方鼻青脸肿。

“三哥,还是我来吧…”于小语看着于正梅道,因为此时于正梅正望着驴车上的东西发呆,他根本不知道吃的放在哪。

于正梅转过身,把摊摊坐在地上的妹妹抱起来放在胸前道:“还是你来吧,省得我把东西都翻乱了!”

于小语习以为常,反正都是小孩,况且又是自己的兄长,抱就抱吧!

于正梅把妹妹放回车上,就看见她在那一大堆的东西里面翻翻找找,没一会儿,递给他一个包袱,一个水囊,然后放下东西,把妹妹又抱下来。

兄妹三人在树荫地下,躲着午时最烈的太阳,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白馒头,就着水吃了起来。果然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

三人一边休息一边吃东西,本来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赶赶往平安县,但于正竹怕弟妹第一次出远门身体受不住,驴子也要休息,还是打算歇上一个时辰。

休息的间隙,于小语问道:“二哥,我们走的这条道对吗?”

“四丫放心,里正叔叔家有亲戚在平安县,他每年都会走这条道去亲戚家,熟悉的很,他已经详细告诉过我,比起走谷林县道,这条路虽然绕了点,但能避开胡不为,总要安点。”于正竹摸摸妹妹的脑袋道。

此时于小语心中焦急的,担心矿场里的大哥,大哥对于小语而言,就是她这辈子的父母,她出生时,父死母病,婴儿时期,是大哥一手照料她,像父亲一样抱她,像母亲一样喂养她。于正松对这个乖巧可爱的妹妹也是疼到骨子里,谁家有个这样省心聪明伶俐的孩子,谁会不疼!

于正竹望着眼前小小的人儿皱着眉担忧的样子,摸摸她的脑袋道:“四丫放心吧,大哥一定会没事的,他那么聪明,一定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

休息了一阵,太阳弱了一点,兄妹几人再次启程。

从李家村到平安县,李大牛告诉于正竹他要赶两天的车,也就是明天下午他们才能到达目的地。

途中还要休息一晚,黑灯瞎火的夜晚不能赶路,否则与找死无疑。他们得尽快赶路,找到可以住宿的地方,不然只能夜宿路边。

经过上午的适应,虽然仍旧不舒服,三人状态要好一点。但总归都是第一次长途跋涉,渐渐的坚持不住。

太阳渐渐西斜,仍没有看到李大牛说的路边废弃的寺庙。于正竹看着弟妹强撑着,一路上没喊过一句,他从没这么急切想要有间屋子,能让弟妹好好休息,可他也忘记了,他自己也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太阳马上就要落山,只剩天边如火的彩霞…

终于,在天黑之前,兄妹三人看到了寺庙的屋檐,此时驴子已经呼哧呼哧的大声喘气,好像感觉到主人的情绪,马上就可以到达地方休息,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前行…

太阳落下山头,天边最后一点余晖暗淡下来,深秋季节特有的寒意随风乱窜,吹的人畜颤抖。

兄妹几人到了落脚的地方,终于不用夜宿野外。

于正竹把驴车牵进寺庙,心一下子踏实下来。几人忙了开来,于小语把要用的东西都找出来递给两个哥哥,让他们搬到寺庙里去。

进了寺庙查看一翻,发现还算干净,除了灰尘,就只有墙角有点蜘蛛网。

于小语心中猜想的乞丐满屋的现象没有出现。也是,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会有人。

偷偷吐了吐舌头,心想:肯定是前世狗血剧看多了!乞丐也是要生活的,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怎么生活…

于小语指挥两个哥哥动起来,二哥去安置驴车,三哥趁着天还没黑透,去周围找些干柴,不然深秋的夜晚也是很冷的…

对于妹妹小大人的样子,两个哥哥已经见怪不怪了,妹控已然形成。

趁着兄长们忙的功夫,她也没闲着,利落的准备着晚饭的晚饭,大家都累了一天,晚上这顿一定要吃饱一点。

条件简陋,她准备焖顿米饭。带了一只陶罐,先下了三个人的米饭,从李大叔那得知这座寺庙有一口水井,装好米放在陶罐里,放在一边,这个小身板还打不动水,等兄长们回来帮她打水。走的时候就考虑到要在外做几顿饭,所以准备了一点青菜及腌制的几块腊肉。

调味料之类的东西小,不占什么地方,菜刀也带上了,除了做饭用,一路上也不知会遇到什么凶险,必要时可以当武器用。

过了一会儿,于正竹先回来了,她连忙让兄长打点水来。接着于正梅也带着干柴回来了,生火烧东西自然得做个简易灶,这也难不倒他们,搬了几块大的石头把陶罐架起来就行。

米淘洗干净后,加了适量水盖上盖子放在临时的灶上先焖起来。

生了火后,小小的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