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最美’这个词流行于网络,这一次它像赞誉的不是精雕细琢的容貌,而是藏在内心深处最伟大的正能量。

&ep;&ep;在海城有这么一位教师,她的一生付诸于教育事业,没有显著的荣誉,但每个学生提及她,无不赞不绝口。

&ep;&ep;这位教师的名字叫刘红,1996年,她伴随丈夫来到偏僻的海城。按照军中的安排,军嫂一般会在军务社里面工作,有医疗专长,可以去医院做医生。

&ep;&ep;但是她没有选择留在军中,而是附近建立没有几年,甚至没有多少生源的学校里通过自己的面试做了一名教师。

&ep;&ep;刘红是一名理工科毕业的专科学生,作为教师,她觉得自己具有这种专业的能力。除此之外,她对自己是军嫂的事情,避而不提。不但如此作为军嫂,她没有一丝丝伟大的觉悟。她甚至觉得,这份‘伟大’是舆论强加在军人家庭,那半边天上的压力。

&ep;&ep;一个大大咧咧的军嫂,就这样悄无声息加入了同样伟大的教育事业。

&ep;&ep;96年,大学教育在中国还没有得到更好的普及。那一年的孩子,因为家庭的贫困,或者说因为父母都是农民。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但又迫于经济的压力和父母本身的文化格局。迫使这些孩子,没有选择的加入了职业学校。

&ep;&ep;从一入校,这些孩子就切断了自己的梦想。他们都是来学技术的,觉得自己以后,会有一技傍身,最起码能糊口吃饭。未来很狭隘,几乎看不到光明。

&ep;&ep;刘红负责教导这些孩子专业课,她喜欢在这些专业课上认真的孩子。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努力的听课,渴望着知识的灌溉。她为这些孩子骄傲,被这些孩子感动。恨不得马上把这些孩子教育成才,为此刘红付出了百分一百二十的努力。

&ep;&ep;然而,在办公室刘老师听到更多的是当地老师对孩子的冷嘲热讽:怪不得来职业学校,烂泥扶不上墙;连字母都不会拼,我五岁的儿子都比他们强,一群笨蛋;别管他们,不是劣等生,谁来这个学校,看着点,别打架就行。

&ep;&ep;这些反馈多数来自于文化课老师,很多专业老师并没有这么多的意见,只是随声附和罢了。刘红老师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在她眼里渴望知识的孩子,到别人的眼里一文不值呢?

&ep;&ep;仔细的打听了一下,刘老师总算明白了其中一些门道。因为职业高中与高中不同,学科的设置也不同,主要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

&ep;&ep;来这里的学生,大部分倾向于毕业后可以分配到一份工作。在工作中,晦涩的英语,凡人看不懂的高等数学,这些能有什么用?

&ep;&ep;不止学生的心里这样,刘红老师还找过教导主任,教导处王主任对这个事情,也是保持观望的态度。

&ep;&ep;“王主任,那些老师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可不好,您得说说他们。”

&ep;&ep;“小刘啊,别一竿子打死一船人,这学生和老师,其实和做买卖差不多,有愿意的买,才有愿意卖的,这才构成了商品交易。你说,那些孩子都不学,上课睡觉,老师也是人,能对他们有好印象吗?”

&ep;&ep;刘红老师不喜欢这种商品言论,她认为孩子是在一个无知无畏的年龄,并不能这样定论,学生要是不想好好学,那老师就不好好的教吗?

&ep;&ep;王主任仗着资质老,压着刘红老师。其实老师的态度,也是教导主任的一个考量,但有些实际情况摆在这里,解决不了。少数服从多数,就事论事,和事佬,各种人生原则,灰色地带,限制了习以为常的美德,比如我们小时候唱的那样,做一个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园丁还在,辛勤两个字早就不翼而飞。

&ep;&ep;看到刘红老师不做声,王主任以为自己赢了,谁愿意当一个在工作圈里,当一个与别人格格不入的人呢?

&ep;&ep;“小刘啊,你的……”

&ep;&ep;“王主任,如果学生愿意学了呢?”

&ep;&ep;王主任本来想对刘红老师说几句客套话,可是这么一说,把这个有些谢顶的老主任,给僵住了,他支支吾吾想说什么,本来是想直接告诉刘红老师,不要管这个事情,但这样讲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吗?

&ep;&ep;“那当然好!”

&ep;&ep;刘红老师走后,这个王主任很是生气,想着,要是真的让这个年轻的女教师用什么办法让孩子好好学习了,那自己这张老脸,可就有点搁不住了。

&ep;&ep;于是,王主任把和刘红老师同班的语文老师于伟叫了过来,问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高中的学生,大部分处于叛逆期的年龄,特别是职业学校,男生很多,大多是效仿。有一个不听话的,老师管不了,那大家都不听话。

&ep;&ep;刘红老师所在的高一四班,有一个特别不听话的男生。他叫徐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