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广化寺

“阿弥陀佛!贫僧玄奘一路行脚到此,特来这里挂单,叨扰大法师了。”

望着这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一身灰色僧衣、背着一个大行囊,满脸风尘的年轻和尚,慧深法师笑了。

“老衲知道你,你就是那个长安城里讲经说法的玄奘法师吧?后生可畏啊!”

“正是贫僧。”江流儿双手合十见礼。

目光灵动的他看见对面慧深法师衣衫破旧,很是醒目,那衣服上面一个补丁连着一个补丁,早已瞧不清衣服的本来颜色。

“天下佛门乃是一家,你也不必拘束,我让人给你安排一个歇脚的房间吧。”慧深道。

唤来一个小沙弥,慧深又交待他带玄奘去休息。

“多谢法师。”江流儿稽首合十致谢。

小沙弥在前引路,江流儿背着他的行囊一路在后面跟着,二人穿行在寺院的各个建筑物之间。

广化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布局规整,风格古朴,为一长形院落,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接引殿、藏经阁等,甚至汉时的台、井仍然依稀可见,还有香客捐建的放生池、石拱桥...

穿过这些建筑物,便是僧人们居住的东、西厢房了。

“玄奘师叔,便是这里了。”将江流儿带到西厢房的一个房间,小沙弥便离开了。

厢房内简洁明亮,只有床、书桌、椅子、灯具、茶杯等必用物品。

江流儿卸下了身上的行囊,洗漱了一番,又看了一阵子经书后,便信步走出了房间。

厢房的墙上贴着许多慧深法师手书的法语:

“修行容易守戒难,不守戒律魔一般。”

“谨守戒条心坦然,清静无为解脱船。”

“品德高尚如白莲,行解渡众登彼岸。”

“一切善根皆由戒律生起,以戒为先,正法常驻。”

江流儿边走边看,前面的墙上又贴有广化寺僧众的常住戒律八条,内容是:一、持不捉金钱戒(体僧众不接受金钱供养,寺院不设功德箱);二、日中一食(僧众每天只吃一顿饭,过了午后不再饮食,包括水果等);三、行脚(僧人需行头陀,每年八月十五后开始行头陀);四、乞食(比丘者是乞士,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命,行脚乞食保持了僧人的本色);五、不接客僧礼(常住僧众不接受外来挂单僧人的礼物,若有供养需上交常住,客堂执事对客僧的礼拜要给予回礼,平等对待);六、一切供养归常住(僧人所得的一切供养部上交常住,统一分配);七、三衣钵不离身,十八种物齐备(僧人三衣钵不能离身,十八种物为行头陀时必须携带的物品);八、不化缘不求人(有求皆苦,无求苦才逐渐息减。不化缘不求人,心不攀援方能人心死、道心生)。

走到寺院深处,仍然随处可见“请勿放银钱”、“留心脚下生灵”等标牌。寺院僧众们居住、修行的场所都摆放着“香客请勿通行”的牌子。

经过仔细观看,江流儿还发现,这个寺庙不设置功德箱,不许香客放银钱。香炉旁边放着大小不一、长短不一的香,前来拜佛的香客可以随意取用,寺庙分文不收。每尊佛像前的香台都摆放大小不一的香,供香客拜佛之用,而这些香大都是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留下的。

穿行在广化寺内,来往的僧人都是旧衣烂衫,江流儿根本就没有看到不穿带补丁衣服的僧人。

“南无阿弥陀佛。”

后面一声佛号骤然响起。

江流儿回头一看,原来是本寺住持慧深法师。

“大师,你们这广化寺也是百余年的古寺,论外观,它可谓庄严雄伟、气势不凡,可为什么你们却生活得如此清苦?一日只有一餐,甚至连一件完好的袈裟和僧衣都没有呢?”

“依照佛法,出家人不许贪图享受。本寺每个僧人只许有两套衣服。如果讲究穿着,他就有了欲望,也就有了贪婪之心,这样会对修行不好。我没出家前,贪欲很大,因此我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从我出家那天开始就是这套衣服。”慧深法师说着。

江流儿看了看,他慧深身上穿的果然是百衲衣,而且补丁上面缀着补丁。就连他身边的小和尚,衣服上也有补丁,上面有深色的补丁,也有浅色的补丁。

“我们有吃的,一生两套衣服,这些就够了,我们活的很自在,还要钱啊衣服啊这些东西做什么呢?”

听了慧深的话,江流儿一时哑然。

“对了,为度人度己,本寺体僧众明天开始行脚苦修,你可愿同往?”慧深法师问江流儿。

“法师,这是出家人修行的应有之意,贫僧自然也要去,只是不知要去哪里?”

慧深法师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次行脚的落脚点是京城长安。”

第二天一早,广化寺的僧众们都聚集在山门前,慧深为每个行脚僧分发了带有钵盂、防寒衣物、被褥的行囊和经书、雨伞等必备物品。行脚目的地是长安,距离此地近八百里的行脚路程。

在慧深的带领下,一支五十人的行脚僧队伍在晨霭中出发,江流儿就跟在慧深的身后。

一路上,广化寺的行脚僧们徒步行走。

在行走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