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甄玥等人始料不及的是,萧梦扬与静远此时却停留在离雄州仅仅数十里的析津府郊外。

萧梦扬道:“大师,你我都等多久了,那个白思雨还会来么?”

静远道:“还请少庄主少安毋躁,贫僧相信她一定会来的。”

远处,那位碧蓝衣着少女骑着枣红马奔驰而来。

静远道:“你看,这不来了么。”

萧梦扬道:“小妹妹,你干什么去了,害我与大师在这里等你这么久。”

白思雨道:“遇到点小麻烦,所以耽搁了,现在没事了,我们走吧。”

静远与萧梦扬上马。

白思雨道:“大师,我大伯当真还没死么?”

静远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你跟我去了便知。”

白思雨跟随萧梦扬与静远策马驶向东北方。

此时,甄玥、杨天慕、林玄香、唐青梅、莫如秋已然登船出海。

渤海之上,烟波浩渺。唐青梅依偎着栏杆,欣赏着海天一色的美景。

莫如秋走来,道:“唐姑娘,这是你生平第一次见到大海么?”

唐青梅道:“是的,青梅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碧水蓝天的景色。”

唐青梅的发梢在海风中微微飘浮,粉红长衣亦时时微微晃动,唐青梅坐在栏杆旁的木椅上,放下坠玉琴,轻轻弹起。

秋末微风抚碧海,

遥望辽东雪色白。

青梅琴声似坠玉,

娓娓天籁信手来。

唐青梅远望道:“不知碧海对面是什么地方。”

莫如秋道:“高丽。”

唐青梅道:“高丽?高丽和中土一样么?”

莫如秋道:“不一样,高丽有着自己的语言与习俗。”

唐青梅道:“夏、宋、辽、金拥有着共通的语言,可是语言的共通不是给四个国家带来和睦相处,而是兵连祸结。”

莫如秋道:“唐姑娘所言甚是,不知天下何时能归于平静。”

莫如秋从袖中抽出白玉箫,与唐青梅琴箫合奏。

俊秀少年倾城女,

茫茫江湖幸相遇。

并肩睿智同克险,

纵使分离忆仍续。

深秋的长白山,异常寒冷,李怜玉被关押在普度寺的地牢中,已有大半月。李怜玉惟能来回走动,以此取暖驱赶寒气。

李怜玉来回走动之时,发现地底略有声响,但是石块铺成的地面坚实无比,李怜玉觉得奇怪,便一块一块地逐个敲击,终于发现一石块在被敲击时发出闷闷声响,李怜玉猜测其中必有暗阁,于是乎俯身轻轻搬起石块,果然里面藏有两本秘籍,一本《冯虚御风》、一本《御寒诀》。

李怜玉只知其为武学秘籍,但不知其珍贵与否,李怜玉自小爱读诗书,此刻便借着地牢中昏暗的烛光阅读着这两本武学秘籍,只求消磨时间。怎奈李怜玉天资聪颖,竟是练武奇才,半日之内上乘轻功冯虚御风竟已有小成,自感步法轻盈许多。李怜玉见冯虚御风竟有如此神力,对御寒诀也起了好奇之心,于是背坐在床头,看起了御寒诀。

一日之后,李怜玉自感体内寒气充盈,同时觉得外界寒意似乎削弱许多,李怜玉依照书中所述,对着墙壁轻轻一掌,障壁之上竟结了一层厚实的坚冰。于是,之后时日,每当无人之时,李怜玉便研习着这两本武学秘籍,殊不知这冯虚御风与御寒诀可是从北海传来的上乘武学。

李怜玉专心练功,不禁三日已逝。这时,萧梦扬与静远带着白思雨回到普度寺。在距离普度寺五里之地方,三人停了下来。

静远道:“我三人在这亭子内歇息片刻,小娃娃,一会你便能见到你大伯了。”

白思雨道:“大师,不是快到了么?这么大的雪,为何在这停留,我不累,我们继续走吧。”

萧梦扬道:“小孩子就得听话,大人说怎样便怎样。”

白思雨道:“哼,谁说我是小孩子,我是大人了。”

静远道:“看,那是谁。他便是你大伯。”

白思雨道:“什么?我大伯当和尚了?”

静闲疾步走来,道:“师兄、少庄主,敢问你二人为何不回寺中,唤我至此所为何事?”

静远道:“师弟,我给你带来一人,看。”

静闲道:“这是……这是……这是思雨?”

白思雨道:“你是大伯么?”白思雨迟疑片刻,发觉静闲确是白剑虹无疑,当即道:“大伯,是我,思雨好想念大伯,七年了,思雨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大伯了,呜……”

静闲道:“我也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静闲将白思雨抱在怀中,道:“好孩子,这么多年,受了不少苦吧?”

萧梦扬道:“咳咳,一会再唠家常,先谈正经事。”

静闲道:“少庄主,什么正经事?”

萧梦扬道:“我对你侄女说,你有本沁雪剑谱心法要赠与她,所以她便跟随我与大师来找你了。”

静闲道:“沁雪剑法哪有心法?七年前,我被你与师兄所救之后,回到白家,在废墟中连沁雪剑与沁雪剑谱都未曾找到,更别说有什么心法。”

静闲看着白思雨呆呆地看着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