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抄家

隆庆十七年二月,初晨方落过淫雨一场,春意甚浓。

城西尚书府红绸高挂,却又有惨淡阴云聚拢于屋脊之上。余夫人匆忙嫁女悲难自抑,拉着女儿的手垂泪不断,“嫁过去就是孙家媳妇儿,往后也就逢年过节能见一见,娘这心里,真真割肉一般。你打小儿就皮,上房揭瓦下地趟河,到乡下让狗撵,回府里姊妹遭殃……”

“娘――”新嫁娘藏在红艳艳的盖头下面,娇娇地唤一声母亲,这一下,尴尬面红倒冲开了出嫁的愁苦。

迎亲的队伍就在门口等,总得有人来劝,余老爷发声,“行啦,有话回门时再说,赶紧的,别耽误了时辰。”像是唯恐她嫁不出去,恨不能一把提溜起来塞进孙家喜轿。

余家三姑娘便只能由丫鬟扶着,向父母高堂做最后一拜。再起身,面前欢声笑语鼎盛,背后母亲长泣,“小月儿脾气大,万一孙家二郎惹了她,新房里动起手来怎办?昨儿她还说,如若孙二郎不庄重,她绝不忍气吞声,这叫我如何放心得下……”

她晃了神,差点儿踢到门槛。

莫名有了感慨――孙梦淮那人,好像是挺可怜的。

尚书府外一扇朱红大门,仿佛一柄长刀,将城东斩成两方天地,一静一动,一喜一悲。

街口,顾云山坐于马上,看着阴沉沉的天,有点儿犯困。怎奈随扈太多,这时候打呵欠伸懒腰到底不妥,只能忍,少不得要怪怨余政,做事太能挑日子,过完年就犯蠢,害的他连个躲懒的机会都没有。一大清早又要嫁女儿,满府人耷拉着脸,吊丧似的送亲。

季平的马等得不耐烦,摇着脑袋跺了跺脚,柔顺的鬃毛在风中涤荡,兀自妖娆。顾云山斜它一眼,很是轻蔑,“这马怎么也一股子娘娘腔……”

季平为难道:“云山兄,这马本就是母的。”

顾云山再把视线挪到他身上,“你也娘得很。”

季平无奈道:“云山兄,杂家本就是太监……”

“噢,盯大门盯得久了,忘了……”

季平被伤了自尊,决心下回绝不再跟顾云山一道出勤。

好歹还有个明白人,锦衣卫都指挥使段宏今日亲自到场,他约莫三十六七年纪,身长面黑,正气凌然,“顾大人,还要等到何时?”

季平在一旁帮腔,“云山兄,上了轿,余家姑娘可就成了孙家妇,到时候漏了这么个人,回头可不好交差。”

顾云山扭了扭脖子,终于把腰背挺直、眼睛睁大,如此看来,倒也是位风清云朗君子,只不过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丁点屁事别来烦我”的豪壮气魄,总令人望而生畏。

“余尚书有多能叨叨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恐怕这个时候才刚刚交代完,也罢,是时候干正事。”一夹马腹,伴着稀稀拉拉马蹄声,先一步慢悠悠走向府门。

段宏挥手下令,集结在街口的三百锦衣卫即刻如潮水一般涌向府内,季平手捧圣谕立于堂前高声宣旨,“奉天承皇帝诏曰,礼部尚书余政身为礼部官员,执掌科考举,本应标榜士子,表率群臣,以身作则,垂范后世。孰料其于秋闱之中徇私舞弊,实为礼法败类,名教罪人。朕深恶其罪,依律当严惩不贷。然念其祖,其父,均乃三朝老臣,德高年劭,功勋卓著,朕不忍老臣悲痛,特从轻发落,着令罢职去爵,留大理寺候审。”

厅堂里马吊倒牌似的哗啦啦跪了一片,一个个战战兢兢面如土色,只剩下一身鲜红嫁衣的余家三姑娘立在当下。

这会儿顾云山反而是最后一个迈进余府,经过季平身边时,正巧这人扯着嗓子拖长了语调喊着“钦――赐――”,闹得他捂住耳朵,躲花炮似的躲到厅中,正巧就到了余家姑娘身边。

段宏顶着一张万年不变的木头面具,宣布,“查抄余府。”

满宅院的只剩下啼哭之声,余家所有男丁已然被锦衣卫拿下,女子通通被赶到厢房里看管起来,只剩下堂前新嫁娘――

季平笑嘻嘻招呼顾云山,“云山兄,咱们厅里喝茶,这余宅杂家来得勤,他家中好茶不胜枚举,这会子正好沏一壶碧螺春,咱们慢慢聊。”

顾云山点点头,甚是满意。揣着手走了两步,复又退回来,从新嫁娘的身后绕到身前。毫无预兆地,他猛然间掀开了她的盖头,明晃晃的光刺进她眼底,引出一阵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眩晕。

许久,她才隔着薄薄一层泪看清眼前人。

他仿佛自画中来,眉宇之间如远山清风,临松涛阵阵。又有魏晋之风,翩然不羁。

“会做菜?”

她显然疑惑,一个字也听不明白。

他看她,却不改神色,不咸不淡地吩咐说:“糖醋小排骨、红松桂鱼、翡翠虾斗、出骨母油八宝鸭、再要一个烫干丝,一壶绍兴黄。”

她抽抽噎噎哭得满脸泪,朦胧中听见有人报菜名,就像是天桥底下说相声的伶俐人,却有一张不耐烦的脸,仿佛再多说一句就要发起火来把台下的观众都轰走。

顾云山大概是看她可怜,才舍得再动一动嘴皮子,“做不好就把你扔进进教坊司。”

“我……我要换身衣裳。”眼睛瞪圆了,怒气冲冲,嘴上却服了软。她知道他,鼎鼎大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