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一如他几十年的平凡人生一样,祥和而镇静。

据接待孵化团的厂方工作人员介绍说,曾大叔已经在十年前仙逝了。

那时候,以曾大叔的名字命名的“曾大叔食品有限公司”,刚刚建成,进入投产。

曾大叔终于看到了,他操练了几十年的民间技艺,得到了更好的应用。

为了纪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民间艺人,公司特意在厂区挂了他的照片,以此来激励进厂的每一位员工。

公司希望所有的员工们,发扬曾大叔艰苦朴素、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为打响每一颗曾大叔系列产品,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一场生动又形象的现场教学课。

程昭昭心潮起伏。

他浮想联翩。

程昭昭特别想见一见曾大叔的那个本家侄儿。

从某种角度上讲,曾家侄儿是一名创业的前辈。

令程昭昭感到遗憾的是,他没有见到曾大叔的本家侄儿,曾大叔食品有限公司的创业者,那个精明能干的民营企业家。

曾董事长外出开会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当然是直奔主题,考察这个厂的网销情况。

近几年,由于电子商务事业的蓬勃发展,优秀民营企业曾大叔食品有限公司,走在了网络销售的前列。

这个厂的销售模式,由以前的全部传统线下营销,转向了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各占一半的局面。

换句话说,就是“曾大叔花生糖”系列产品,有百分之五十的份额,都属于网上销售出去的产品。

这个企业的产品,从最初的主打产品花生糖(米花糖),发展出原味、椒盐味两种口味。

又由花生糖,研究出小米酥(即用小米和黑芝麻作主要原料)、雪花酥(即用糯米和白芝麻作主要原料,形成各种品类的系列产品。

如果说此企业建厂之初,鼎承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曾大叔花生糖的重任,那么,今天的曾大叔食品有限公司,更注重于现代企业的塑造。

工厂专门有一个部门,叫电销部。

这是一个车间式的销售部。

说它像车间,是因为它是一间占地面积五百平方米的大屋子,根本不像办公室,如同车间一样。

在电销部,进门的显眼位置,整齐地堆放着厂里生产出来的各种成品。

有的成品被包装成礼盒装,有的包装为简装,还有的成品,散装放在大大小小的展示盘子里面。

说白了,这是一个现场展示的即卖平台。

这种方法,与若干年前曾大叔在镇上摆摊卖花生糖,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江职业技术学院的一行师生,顺着电销部的产品展示处走过去,无不为这些包装精美又令人眼光瞭乱的产品惊叹。

假如不是创新和发展,就不会生产出这么多网红产品出来。

程昭昭扭头看了一眼原味花生糖。

这种口味的曾大叔花生糖,是他喜欢吃的本省名优食品。

他去超市买过两次曾大叔花生糖。

东西是好东西,只是超市里的零售价,价格有点贵。

程昭昭问了问一斤装的简装货,这里每袋卖多少钱。

得到的答复是,电销部以产品的出厂价格,作为网上销售的零售价格。

也就是说,它的出厂价格与超市的零售价格相差十元钱。

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价格差。

同样的产品,网销部以那么低的价格销售出去。

销量出奇的好。

因为属于薄利多销,资金回笼快,利润也丰厚。

这些现场展示的产品,之所以堆了这么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另外的原因,就是它们不仅仅在那里展示,还要供应现场提货。

买家在电脑上下了单,这个厂的网销软件,立即自动生成发货系统。

发货单三秒之内打印出来。

系统三分钟以内实现发货。

发货的流水线步骤包括三个步骤。

首先,营销人员手动点击电脑上的发货按钮,让买家第一时间知晓货物已经发出。

其次,工人现场打包。

第三,把打包好并贴上快递单的包裹,装上货车。

走过堆放产品的地方,再向前,电销部的里面靠墙壁的那个方向,有两排电脑桌。

每张电脑桌上,摆放着一台显示屏超大的电脑。

乍一看,有点像进入了网咖店。

仔细一瞧,又不是网咖。

与网咖店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每张电脑桌都是办公桌。

在电脑的旁边,码着一摞摞的纸质材料。

当时,正值上班时间。

穿着工作服的电销部人员,端坐在电脑前值班。

程昭昭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他生怕惊扰了那些专注工作的人们。

大概是孵化班前来参观的人有几十人的缘故,人比较多,他们的到来,还是很快引起了上班族的注意。

一名看上去可能是主管之类的负责人,从那边走了过来。

这个负责人同样穿着工装,脸上架着近视眼镜,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