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芝确实是个聪明人,找刘向辉是个错,但找孙红英就一定没错。

听了她一番话,孙红英深深察觉到了危机感,第二天就顶着一脸的红点麻子跑去了生产队。

张卫东是真不想她回来,本来记分员的活儿要的是公正,可在孙红英手上却成了发泄她个人情绪的报复工具,偏偏她男人有些关系,拿她没办法。

这段日子队里没有她,反而更加和谐,如今她回来了,肯定又要不太平了。

张卫东叹着气,违心地冲着孙红英说欢迎。

“可不是,都养了十一二天了,早就好得差不多了。”孙红英扫了一圈,也没看到夏宝珍,拉着脸说,“那寡妇呢?到点儿了咋还没来,迟到了扣分不知道啊?她嫂子就顶我的班干了两天,就真以为有人给她撑腰了是不是?”

张卫东伸手,打算说两句,孙红英压根不给他这机会,“老虎不发威,还当我是病猫啊!天天就琢磨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事,能卖几条破丝巾,还以为自个儿是啥人物了?也就是瞅着我不在,不然非收拾他们不可!”

张卫东心头一跳,那夏宝珍是昨儿个才卖的丝巾,这孙红英怎么今天就立马知道了?肯定是有谁跑去跟她告状了,不然也不至于火急火燎地跑回来上工。

到底是哪个嘴碎的,见不得队伍太平几天,非要折腾出这些糟心事。

果然当这个队长是劳心劳力,上任队长年纪大了退休,选了他顶上的时候,就跟他交代过了,可惜那会他还年轻,自以为能干出什么大事业,就满脑子热血的上任了。

想到往事,张卫东心里是慢慢地悔啊,无奈只能化成一声叹息,不打算再管夏宝珍这件事了。

反正她做小买卖,上头是支持的,那他又不可能时时刻刻管着队伍,孙红英非要整她,自个儿还真没啥办法,只能说不走运吧。

张卫东叮嘱了孙红英几句,就离开了队伍,跑去大队开每周例行的会议。

孙红英在生产队蹲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见着夏宝珍,气的鼻子都要歪了,拽着刘小梅气急败坏地问:“你家那扫把星呢,怎么没来上工,还想不想拿分儿了?是不是还以为你能替她遮掩着?”

“不想来上工就不来呗,没干活当然没工分了,又不是我当记分员,就天天可着劲儿的瞎写,你自个儿看看记分本,宝珍本来也就不是天天来干活的。”刘小梅抱着双臂,斜眼看孙红英,她长得又比孙红英高些,大有居高临下的蔑视味道。

孙红英察觉到了,气的暴跳如雷,偏偏不能发火,只能拿别人撒气。

她这回回来,脾气明显比以前更差了,再加上满脸被蜜蜂蛰的痕迹,跟长了一脸麻子一样的丑陋,不少人觉得密密麻麻的还有点害怕,都不敢当面直视,只好背地里说些闲话。

“要是我啊,肯定多休几天不回来了。”

“就是,脸都成那样了,也就孙红英有胆子回来!”

“脸毁了,就拿我们撒气,有本事冲她男人儿子撒啊,算什么东西!”

……

这些闲话,私下传入刘小梅的耳中,她心里幸灾乐祸,脸上却不动声色,继续干着手头上的活儿。

孙红英还当所有人都稀罕这点工分一样,要是她也能像宝珍那样,做几条丝巾就能赚十几二十元,她才不干这活,再说了,有这婆娘在,宝珍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倒还不如回去做自己的事了。

那么阿宝去哪儿了呢?

————

既然确定了的确良做的低端丝巾可以卖得动,那不在清水村卖,当然可以去别的村卖。

清水村边儿上紧挨着南美村,自行车只要骑上十来分钟,过了一座石桥,就到了南美村,对于这个村子,阿宝心情很复杂。

因为这里夏宝珍出生的地方,也是她痛苦的源头。

其实另一个方向稍远几分钟的地方,有另一个村子,阿宝选择这里,大概也是为了来夏宝珍的家乡看一看。

早晨的这个时间,人不是在队里干活儿,就是在家里,车子骑出去一段路,才能零星见到几个人,要想卖丝巾,最好的法子就是骑着车,从人多的地方一路吆喝,这个点儿有人的地方,就只有生产队了。

这可是夏宝珍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找起路来不费吹灰之力,连续拐了几个弯儿,远远就看到了个熟悉的身影,阿宝下意识将车拐进小道,躲在一栋房子后头,探出脑袋朝外看。

夏红军骂骂咧咧地踢了一脚,“我跟你妈说了多少回,没上学的时候,要帮你刘叔放羊,你可倒好,老子跟你妈在外头干活累的半死,也没叫你做饭,就躺在呼呼睡大觉,老子生你干什么?难道是为了吃家里的饭菜,养个饭桶?”

夏杰被踢得差点摔倒,哭丧着脸嚎叫:“我才十二岁,小学都没毕业,还要念书写作业,放什么羊!哪有你这样的老子!天天就会叫我给你挣钱,你咋不自个儿争点气,多挣点儿啊!”

夏宝珍在家的时候,夏杰就是家里的宝贝,从小被宠着长大,说话从来没有顾忌,但以前夏红军和陈小凤还会惯着他,自从夏宝珍离开了家,就越发觉得小儿子不懂事,好吃好穿供着,连点忙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