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番外故事不是喜庆的应景番外,可真正的人生都十之八?九不如意,能直面糟糕的生活也是另一种喜庆吧。

男主角且就名为山猪,因他小时候特能哭,又哭得特大声,都喊他“pang、jian、zhu”,这是方言类似音,不知道具体怎么写,就以山猪代称。

山猪小时候为什么爱哭呢?不是他娇气,而是他太倔犟,但人小没有发言权,只能以哭声表达不满。据他长辈回忆,他哭起来与其说是哭,不如说是嚎,一点不惹人可怜,反倒是狼嚎似的瘆人。

女主角且就名为小兔,不是因她如小白兔纯真可爱,是她有点儿傻气的意思。方言里有“看,兔儿来了,开宰”之说,指的是商贩看到憨傻人来了,可以狠宰一笔钱,她就如那憨傻的兔儿。

山猪的家在红苕市郊区,小兔的家在地瓜市外小山村,这两个市隔得很远,分别在蜀川省的北部和南部。但是,小兔可算从小就认识山猪,因为几乎每年春节他们就会在蓉城相聚。

红苕市和地瓜市是没多少人知道的小地级市,蓉城却是历史文化名城,也算大都市。

春节期间,他们都去蓉城走亲戚,而他们的亲戚又正好在一个大院儿里住着,因此相聚。

山猪的爷爷当年被抓壮丁离乡,后来随部队起义投诚,解放后安置在厂里当工人。

山爷爷虽只是机缘巧合才成了军人,后来又只是个最基层工人,可他爷爷的弟弟,也就是山猪的二叔公却在部队里真有权有势,并且提拔山猪的大伯升官。

天有不测风云,在那场动、乱中,山二叔公被打倒后没了权势,最后更被诬蔑成潜伏的特务。

因受牵连,山大伯先被迫离开部队,接着又被下放到一个极偏远的地方看守林场。

山二叔公受不住没完没了的审训折磨,上吊自尽。为了不出更大的事,山爷爷带着年纪小的儿女和年幼的侄儿侄女回到老家红苕市郊落户。

局势平稳,山二叔公雪冤平反了,他的孩子们也陆续回蓉城参加工作,山大伯也回到蓉城工作。

在那些艰难年月里,是山爷爷帮助侄儿侄女渡过难关,为表示感谢,就接了山爷爷和山奶奶到蓉城生活,并非常支持山大伯各项工作。

在别人支持和自己努力下,山大伯当上了蓉城某城区的区委书记,算是六个兄弟姐妹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山猪的父亲排老幺,一直生活在农村,开粉丝作坊、承包鱼塘、承包果园之类的事都做过,就是都没成功,算是最没出息的一个。

小兔的爷爷那辈儿算名门望族,兔爷爷在解放前是富商,兔三叔公是军官,另几位叔公也各有产业。这位兔三叔公和山二叔公算朋友,但不同的是,兔三叔公在起义投诚后就去教育界了,没参与军政方面的事。

刚筹备建国,蜀川省还没解放时,兔三叔公就曾提醒兔爷爷该把家产主动捐出。可兔爷爷不肯捐,后来又不肯答应公私合营,把产业都变卖成现钱,去了比蓉城偏远很多的地瓜市。

当年局势不稳,土地非常便宜,兔爷爷买了很多地,认为再乱的世道这穷乡僻壤都不会乱起来。再等世道太平了,不就可以抬高地价赚来很多钱?再回蓉城时可能就当蜀川首富了。

兔爷爷没想到自己算盘打错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彻底改天换地了,他的财产被收了不说,还成了当地最大的地主。

最先的时候,他没觉得这个有什么不好,后来真正面对那些劫难时,他才绝望了。在女儿病亡,小儿子重病,又听闻妹妹饿死,还有侄儿自杀未遂致残的境况下,兔爷爷被气死。

小兔的父亲就是那重病小儿子,虽说拣回一条命,但一直身体不好,还有轻微残疾。

局势稳定后,在兔三叔公帮助下,小兔的伯伯和姑姑们进城工作,而小兔的父亲因年龄还小身体又不好,就留在农村。

这就是两个大家族的背景,因为山二叔公和兔三叔公的友谊,而使得家族中人都交好。

到了九十年代,留在农村的下一辈们都约定俗成地到蓉城过春节,也许是因为彼此父亲都属于家族中最没出息的那一个,山猪是小兔惟一能说得上几句话的伙伴。

那时的小兔记不清自己几岁了,反正刚能收拾好自己,不至于尿裤子,也不会拖鼻涕乱跑。

小小的她已经能明白被岐?视是什么感觉,而且能觉出山猪同样被岐?视。当然,那时的她脑海里还没有“岐?视”这词儿,只是能觉出城里的亲戚不拿正眼看自己。

后来大了些,小兔才清楚她和山猪受岐?视的程度不同,只有她自己才是这大院儿里真正的异类。

因其一,山爷爷和山奶奶健在,不论别人如何,老人是真心疼爱山猪,而她的爷爷奶奶都去世了;

其二,山猪的伯伯姑姑们是同父同母所生,家人之间没什么激烈矛盾,而她的伯伯姑姑有些不是一母所生,别说有没有矛盾,根本就没真把她当过亲人;

其三,山猪有几个同是来自红苕市的堂兄弟,受城里亲戚欺负了也有人帮他,而她在亲戚当中只有她自己从农村来。

其四,最重要的是山猪已经开始工作养活自己,而小兔是来“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