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是在启元十八年初春离开中京城开始进行他的大夏之旅的。

此时距离杨贤登基已有五年,他的位子早已经稳固,朝廷中的一切也都走上了正轨,所以这个时候杨松选择离京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杨松虽然说是想要一个人去游览夏国,但除了两女以外,车夫兼保镖的是一名来自锦衣卫的年轻人,名叫王成。

王威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同样也致仕了,只不过年纪大了,显然不可能来担任杨松的保镖了,只能派遣他的儿子王成来代替他。

另外还有一打杂的下人,还负责给杨松他们介绍沿途的风景,名叫杨欣,是原来负责国内情报的国安司司正杨义的儿子。

最后就是两名服侍两女的两名侍女了,毕竟出门在外,年纪又有这么大了,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还是要有人去处理的。

待得一切准备就绪,杨松一行七人、两辆马车,就这么出了中京城径直南下——他们的第一站当然是关内的天启城——这里也是他们的发源地。

一路顺着管道南行,沿途的各种风景都有着杨欣的介绍,好像对这些地方都了如指掌一样。

杨欣因为其父的影响,以及看过徐霞客所写的大夏志异,所以从小就对夏国的各地都有着很大的好奇心。

成年以后,杨欣没有选择去考官,而是在读完大学以后就选择背起行囊游历大夏,开启了属于他自己的大夏游记。

之后待杨松想要游览大夏的时候,杨义便将杨欣给介绍了杨松,让杨欣给杨松一家当了一名导游。

因此,杨欣对于中京城周边的这些最为熟悉的风景地,可谓是滔滔不绝,这可是属于他的骄傲,现在能够在杨松这位“伟人”的面前给展示出来,他更是感到自豪。

“太上,前面再有一天的路程就到了通北城,那里可是关中南部最为繁华的一座城。”又走了一天后,杨欣对着杨松介绍着他们将要路过的地方。

“太上”一词,是杨松在外其余人对他的称呼,算是“太上皇”的简略,还不会透露身份,只不过听起来好像是从哪个道观出来的老道士就是了。

“小欣啊,还有你们,这些天辛苦你们了,还要陪着我们几个老家伙。”兰都六十出头的老妪了,还是那么的善良,好像这几十年的皇后生活根本就没有对其改变什么一样。

杨欣听到兰的关怀后,有些受宠若惊的回道:“大夫人言重了,小的只有这些本事了,这是小的荣幸。”其余三个年轻人也都纷纷表示应该的。

杨松倒是对这些事习以为常,长久的身居高位让他都有些忘记这些细节小事了,不过他还是对着杨欣他们点了点头以示肯定。

本来杨松若是要游览大夏,选择乘坐火车是一种非常快捷的方式,不过杨松可是想要好好体验一番大夏的风土人情、民间百态。

所以若是乘坐火车,那就会失去路途中的很多趣事,这就有些舍本逐末,还不如慢一点乘坐马车来得好。

反正他现在又不赶时间,游览到哪儿了就到哪儿,游一游、看一看,若是舒心就待上个几天也是很有可能的。

又是一天缓慢的旅程过后,看过了关中路边的初春风景,杨松一行人来到了杨欣之前所说的通北城,这个地方杨松记得以前好像是一个领主的城池,至于名字什么的早就忘了。

杨松一行是在傍晚的时候抵达的通北城,几十年后的这座城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痕迹,只剩下满城的夏国百姓。

通北城也拆除了没有什么作用的城墙,入城的时候一行人也没有受到什么检查、盘问,非常顺利的就这么普通的进了城区。

随便找了一家还算华丽的旅店歇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杨松就带着一行人到街上去游览了。

刚吃完街边随处可见的早餐还没出店,杨欣这个时候及时的介绍道:“太上、夫人,通北城因为处于交通要道之上,北连中京城、南接关内各地,可谓非常的繁华,其中又以城中最为繁华。”

“你这小哥可真有见识。”早餐馆的老板听到杨欣的话后,自来熟的接过话头道:“要说我们这通北城啊,城中虽然繁华,但城北火车站附近才人多呢。”

老板说完,看了看杨松一行人,在王成警惕的眼神中,他像是看出了些什么,不就是有些身份的人吗,这样的人他也是见得多了,也就没有说什么,只是继续介绍道。

“我看几位都不是本地人吧,就像这位小哥说的,城中有很多以前留下的建筑,还有些看头,但火车站附近那才叫一个繁华,每天从早到晚人就没有少过”

杨欣当然知道每个城市最为繁华的地方都是火车站附近,那里人来人往的肯定少不了商家的参与,不过正因为如此,人多繁杂,对于杨松一行的安危可就是一个隐患。

要不然杨欣也就不会只介绍些有看头,又没有多少闲杂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